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都市言情>騰飛我的航空時代> 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戰略投送艦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戰略投送艦 (1 / 2)

“……當然了,除了LYJ—18導彈上的動能攔截器,第二代的DL—527還參與了垂直起降驗證機的部分重要部件兒的生產……”

“垂直起降驗證機上也應用了三維編織技術?”

在介紹完中國騰飛三維編織技術的基本情況後,莊建業開始最後的總結,結果自己的話還未說完,就被一位來自海軍航空兵部隊的領導給打斷。

沒辦法,在這些部隊的首長和領導中,唯有海軍航空兵對最開始見到的垂直起降驗證機的興趣最大。

要知道此時雖然寧曉東在烏克蘭基本上敲定了“瓦良格”號航母的交割事宜,但海軍乃至總部內部對於是否建造航母的爭議還有很大的分歧。

不過這些分歧說來說去,最後都落到一個錢字上,無外乎是航母的使用和維護費用太高,按照國內現有的財力和國力支撐起一個航母編隊著實有些吃力。

但這種具備區域制空權和制海權的裝備對於國內日益繁忙的海外貿易線和脆弱的能源運輸線來說又是極為重要的核心裝備,基於此一部分海軍領導便提出,能否引入歐洲國家的多功能戰略投送艦的概念。

即建造一種排水量在2.5到4萬噸左右的,具備一定兩棲攻擊艦並能夠搭載固定翼短距起降戰鬥機的多功能艦船,當然這種艦船的船塢和機庫都是模組化的,可以根據任務需求靈活轉換裝載模式。

比如說需要投送登陸兵力,就可以將部分艙室設定為船塢登陸艙,裝載氣墊登陸船;若是單純需要航空支援,那就清一色變成機庫,全部搭載固定翼作戰飛機。

若是既需要登陸兵力,又需要航空支援那就混合裝載就行,總而言之是想怎麼裝就怎麼裝。

可以說這個概念一經提出就引起全球海軍界的關注,國內海軍也不例外,沒辦法實在是這個概念太誘人了,等於是把兩棲攻擊艦和航空母艦完美的整合到一起,想怎麼用全憑自己。

這對經費並不充足,卻有著極強現實需求的海軍來說無疑是個實力快速提升的完美解決方案。

正因為如此,國內海軍在第一時間便聯絡了歐洲相關國家,準備購買一艘戰略投送艦,並希望將後續的建造放在國內,為此海軍願意支付包括智慧財產權在內的大筆費用。

結果歐洲國家獅子大開口,單艘的造價開到了8.6億美元,並且需要優先採購歐洲的航空裝置,林林總總算下來,一艘的總造價超過15億美元。

這對當時的海軍來說無異於是天價,正因為如此,海軍果斷放棄對外採購,準備轉回國內自行建造。

只不過自行建造說得簡單,真實施起來也並不容易,就比如說最關鍵的動力系統,使用蒸汽輪機顯然不太合適,不但佔用的空間大,操作起來也過於複雜。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