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是總部首長的想法是好的,可以現如今的國力和財力是很難同時支撐CNMD和CTMD的研製的。
別說是國內不行了,就是域外某大國那種經濟實力冠絕全球的超級大國,在兩種反導體系面前也有些吃不消。
不然也不可能在TMD方向上反覆橫跳,最終取消了多款新式反導攔截彈專案,只是在已經裝備的“愛國者Ⅲ”和“標準Ⅱ”的基礎上進行新瓶裝舊酒的改進了事。
連域外某大國都扛不住,國內又如何能撐得下去?
所以上到決策層,下到一般的中層領導,都傾向於集中力量研製一款反導\\反衛星系統。
在這麼巨大的主流共識面前,總部首長哪怕在如何也沒辦法違背這個共識,然而從長遠來看,反導系統的高低搭配才是最佳組合,這就好比是戰略導彈和戰術導彈一樣。
不能說有了戰術導彈就不要戰略導彈,同樣的有了戰略導彈不等於能應對一切,戰術導彈那種外科手術似的打擊同樣不可或缺。
只是這樣粗淺的道理在強大的集體共識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這要是換作旁人,估計早就隨潑逐流了,反正無論是那種反導\\反衛星系統,只要是在他任上研製出來就少不了自己一份功勞,哪怕是後世的史書在記錄這一段時,都不可能磨滅自己的那份功績。
既然如此,搞一套還是兩套有什麼區別?犯得上因為這些事情把自己放在集體共識的對立面?
問題是總部首長可不是這樣的人,他一切的行為準則就四個字,那就是國家利益,顯然CNMD和CTMD結合是符合國家長遠利益的,爭議因為如此,堅持是很有必要的。
當然了,堅持是一方面,如何堅持,怎樣堅持就要講究技巧了。
若是貿貿然的硬著頭皮猛打猛衝來上一波,或許能得一時痛快,卻不是長久之道,特別是在這種關乎國內數十年發展的重點裝備上,就更加要有耐心和智慧。
所以總部首長並沒有選擇逆著主流共識來個豪氣滿懷的硬碰硬,而是選擇服從於強大的主流共識,選擇跟域外某大國NMD系統同一技術路徑的航天某院的反導方案。
但也在這個過程中總部首長挖了一個不大不小的坑在其中,那就是以備用方案的名義不但保留了中國騰飛的反導方案,並且一如既往的給予經費上的支援。
儘管這一做法遭到傾向於航天某院的專家、學者以及部隊首長的私下非議,但也沒在公開場合說些什麼。
畢竟這種在主型號之外搞一套備用型號已經成為國內的特色了,早在東方紅一號衛星時就已經建立了一整套成熟的備用型號體系,一旦主型號出現問題,備用型號可以第一時間補上去。
所以總部首長這麼做不但合理而且合規,更何況作為備用型號,總部首長也把中國騰飛的經費削了70%,只留30%作為專案的總體經費。
按照航天某院的預算,原經費的30%只能勉強維持專案一個框架,很多子系統根本就沒法支撐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