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都市言情>騰飛我的航空時代> 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TRJ—900支線\幹線客機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TRJ—900支線\幹線客機 (1 / 2)

是的,當空軍和總部發現資金給到位後,中國騰飛便爆發出驚人的效率,嘴上不說但心裡卻非常的歡喜。

要知道成本可不僅是單純的金錢還有時間,甚至後的時候時間成本要遠遠高於金錢。

這也是某些大佬經常把“能用錢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的”原因所在。

而對空軍和總部來說時間成本遠遠高於手裡的金錢,畢竟國內的經濟發展是不等人的,更何況作為歐美等發達國家產業轉移的最佳目的地,未來國內必然會迎來一輪經濟的高速增長期。

特別是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成為大機率事件後,這種預期便愈發明顯。

想要保護來之不易的經濟發展成果,維護國內的安全穩定,部隊如果沒有解決當下嚴峻安全問題的手段就很難保證自身的獨立自主。

正因為如此,空軍和總部十分迫切的希望早點兒獲得目標指示與指揮控制體系,從而將整個空軍的作戰力量有機的整合在一起,實現空天一體、攻防兼備的願景。

對於空軍和總部的訴求中國騰飛還是心領神會的,正因為如此,在構建目標指示與指揮控制體系上,中國騰飛並沒有高一些超越自身技術水平的,在外界看來十分高大上的東西,絕大多數架構都是用的是成熟技術,甚至在某些方面還降低了技術要求,存在些許的不足。

就比如說採用平衡木體制的運—33預警機。

儘管照比使用米格—31機載雷達改裝的TRJ—500雷達警戒要強出幾個檔次,算是真正邁入預警機的行列。

但運—33預警機與同等級的E—2C“鷹眼”艦載預警機相比,在獨立作戰方面還有不小的差距。

最起碼E—2C“鷹眼”艦載預警機是可以脫離地面的引導,獨自在空中指揮各批次戰機進行防空攔截和對地、對海攻擊的。

運—33預警機雖然也可以做到這一點,但無論是引導指揮的批次還是應對來襲目標的數量都比E—2C“鷹眼”艦載預警機差上不少,這也就罷了,關鍵是運—33預警機搭載的由中國騰飛聯合電子科技X研究所研發的ZBF—18型資料鏈的傳輸效率並不高。

沒辦法,這套脫胎於“天鏈”計劃中衛星與衛星間資料傳輸的系統當初的設計要求就沒有高的效率。

畢竟衛星與衛星間的傳輸不過是簡單的位置資訊和調整指令,撐破天也就300KB的量。

可到了預警機這裡,往往要處理幾百個批次的資料,跟蹤十多個威脅最大的目標,且需要與戰機和後方保持密切聯絡,這就導致傳輸量猛增。

如果按照最理想的方案來打造運—33預警機的話,效能上最起碼要與E—2C“鷹眼”艦載預警機處在同一個檔次,問題是E—2C“鷹眼”艦載預警機上面的Link—16型資料鏈的每秒傳輸效率達到2MB,且作用距離超過900公里。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