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總部首長臉上無悲無喜,就好似一位長輩準備耐心的聽晚輩嘰嘰咋咋的絮叨一般,說完便從身旁的機要秘書哪裡接過保溫杯,擰開喝了一口水,便示意莊建業可以開始了。
“其實我們的計劃分兩步,第一步是打造咱們自己的中繼通訊衛星,採用高軌道靜止模式,如此三顆衛星便可覆蓋全球,組成一個空間星鏈通訊網路。
這一步主要有兩個目標,第一測驗衛星之間的鏈路通訊;第二便是衛星與地面之間的控制轉換。
這兩個目標我們可以利用今後的航天發射任務和遠端導彈試射來進行實際的測試和應用,從而獲取豐富的實踐經驗。
而後便可進行第二步,那便是將中繼衛星中的成熟技術,應用到導航衛星系統當中,令多組衛星組成有效的星間鏈路,使其彼此聯絡,有效定位,最終達到控制一顆衛星便可連通所有導航衛星的功能,從而擺脫對海外地面站的依賴。”
“你說的這個,好像是美國在星球大戰時應用過的技術。”聽了莊建業的設想後,一位第二炮兵的幹部便一語道破莊建業方案的出處。
莊建業也不隱瞞點頭承認道:“的確是美國人的想法,但我覺得這個思路符合我們的實際情況,可以試著嘗試一下。”
“但你知不知道,美國人在冷戰結束後,便沒有在更新他們的中繼通訊衛星。”莊建業話音剛落,那位第二炮兵的幹部直接揭開一個殘酷的事實:“因為經過美國相關部門的評估,這類中繼通訊衛星的作用並沒有預想的那麼突出。”
“的確如此。”莊建業也不諱言,但接著話鋒一轉,繼續說道:“不過美國做出這個評估實在冷戰後,蘇聯已經解體,美國的衛星地面站原本的威脅被解除,也就沒必要再在太空中搞一個費力不討好的備份,再加上美國人的中繼衛星的保密通訊並不盡如人意,很容易遭受外部干擾,所以從節約成本上考慮,美國人停掉這類中繼通訊衛星也算是情理之中……”
莊建業顯然為今天這一場做了充足的準備,對美國中繼衛星可謂如數家珍,事實上也的確如此,中繼衛星的概念起源於星球大戰,應對的場景是美國的衛星地面站遭到蘇聯的打擊,損毀殆盡,為了能夠在地面站遭到攻擊後已經能夠有效的控制外太空的衛星,美國人建立了一套天基測控備份方案,這便是所謂的中繼衛星星座。
只不過這套系統隨著蘇聯解體,外部威脅解除,美國人便很快送熱情似火變成了興致缺缺,沒辦法,遍佈全球的地面站早就形成了固定的網路和成熟的測控體制,更關鍵的是圍繞這些地面站形成了一個不大不小的圈子,也可以稱作的是利益集團。
內部捆綁著就業、資金分配、裝置採購、科研專案、基礎建設等等肉眼可見的利益。
而且這樣的利益遍佈全球,數量達到五六百個。
如此龐大的利益集團自己吃還不夠呢,怎麼可能讓中繼衛星來蛋糕,所以從冷戰結束後黑中繼衛星最狠的就是這幫人,偏偏這些人又是航天領域的高知群體,無論是言論還是文章無不是乾貨滿滿,硬核到爆,尋常人別說反駁,就是業內人士見了都只能啞口無言。
當然這些人黑美國的中繼衛星也並非那種無腦黑,礙於冷戰時期的技術,當時的中繼衛星的確是BUG滿滿,尤其是通訊技術,利用的是加密無線電,不但訊號可以被對方輕鬆截獲,而且容易遭受干擾,無論是效率還是功率都比不上地面站。
那位來自第二炮兵的領導顯然清楚這些東西,於是不等莊建業把話說完,便伸手打斷:“莊建業同志,如果你的方案採用的是和美國一樣的通訊體制的話,我覺得你的方案可行性並不高,因為我們遇到的外太空的電磁環境可能要比想象的更復雜。”
面對這個複雜的問題,莊建業只是嘿嘿一笑:“所以我們用鐳射通訊來解決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