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
於是al—31f的改型al—31fn的確是把十號工程給撐起來了,但天生雙發體制的al—31f在單發飛機上的可靠程度低,使用壽命短等缺點也很快便暴露出來。
為此十號工程團隊要求俄方廠家根據中方的實際需求對al—31fn做進一步的改進,俄方廠商答應的很痛快,也表現的非常積極,然後便很不客氣的伸出毛茸茸的大巴掌,張口就要6億美元的研發費用。
令al—31f的可靠性增加,從而如美國通用的f—110航空發動機一樣,能夠在單發和雙發機型上都能用同樣是俄國人夢寐以求的奢望,奈何如今俄國人手裡沒錢,便把盯上了中國,既然你們的十號工程是單發戰機,且國內缺乏大功率航空發動機,既然如此,那就乾脆你們中國人出錢,我們俄國人出力,弄一款符合單發戰鬥機要求的al—31fn的深度改進版不就行了?
如此簡單快速,又富有成效的雙贏舉動,俄國人相信十號工程專案組不會拒絕,也沒法拒絕。
十號工程專案組的確是沒法拒絕,畢竟國內在大功率航空發動機這塊根本就是空白,而西方有在這一塊對國內實施嚴格的封鎖和技術禁運,除了俄國十號工程專案真的別無選擇。
所以6億美元就6億美元,十號工程專案組咬咬牙認了,不過拿錢歸拿錢,十號工程專案組卻向俄國廠商提出分享al—31fn深度改進型的全套技術的要求。
結果俄國廠商就如同被踩了尾巴的貓,立馬就不幹了。
用中國的錢來反哺俄國的發動技術突破沒毛病;俄國人辛辛苦苦弄出來技術憑什麼要跟你們中國分享?
反正中國要的是產品,賣給你就行了,技術卻不行,無論如何也不行,萬一你們中國學會了,俄國廠商以後還賺誰的錢去?
這個時候十號工程專案組方才發現,俄國廠商雖然活兒糙了點兒,可心裡的算盤打得那叫一個精。
可問題是十號工程專案組花了那麼多錢,要是弄不到技術,那不等於是打水漂了嗎?
於是雙方在這個問題上是你來我往,爭執不下,分歧很大。
直到這次十號工程預生產型出現發動機空中停車特大空情,俄國廠商非但沒有就此積極找尋原因,反而將其作為籌碼,向十號工程專案組施加壓力,以此迫使十號工程專案組接受他們的條件。
結果徹底把十號工程總師給惹怒了,當著俄國廠商代表的面爆了兩句粗口便摔門而去,旋即跟身邊的工作人員氣惱的說:“這窩囊氣我是忍不了了,給上級起草報告,我們必須要有自己的大功率軍用渦扇發動機,必須要有!”
……
聽著小陸從其他地方匯總過來有關這次十號工程預生產型空情情況的介紹,莊建業有些嘬牙花子,剛準備交代兩句,然後繼續起程趕往錦官城飛機研究所去見十號工程總師,可還沒等開口,莊建業的手機忽然響了,接起來沒等說話,裡面便傳來十號工程總師不容置疑的話音:“我這邊的事情你應該知道了,既然如此,我這就帶著國內幾個航發廠的領導和該領域的資深專家去你那兒,咱們坐下來好好商量商量,大功率軍用發動機該怎麼做,最好這幾天就拿出個章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