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騰飛我的航空時代> 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崛起的號角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崛起的號角 (2 / 2)

就在這個時候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將他們的債務轉給了中國的騰飛集團,對於騰飛集團其他人或許不太瞭解,但曾經在泰國教練機競標中與騰飛集團正面對決的馬列舍夫斯基卻十分清楚,這個中國航空工業的後起之秀絕非國際航空工業界想象的那般平庸。

畢竟作為曾經援華專家組的的成員之一,馬列舍夫斯基在中國還是有相當的人脈,而且不止一次的受到中國友人的邀請,希望他能夠舉家遷到中國繼續從事熱愛的航空器技術設計。

只不過當時馬列舍夫斯基,還對解體後的俄國抱有幻想,所以中國友人的邀請被他一一拒絕,但這一過程中卻多少對現如今中國航空工業的格局有了一定的印象,所以當他得知,雅科夫列夫設計局最終被屬於中國的騰飛集團併購,心中驚愕之餘,也不免生出一絲慶幸。

不管歷史上俄國與中國的糾葛是如何,最起碼現如今中國所走的道路是他馬列舍夫斯基

至今依舊堅信的理想,甚至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都已經超出他理想的範疇,達到了某種蘇聯締造者們所提出的那些個連蘇聯都無法觸及到的高度。

既然如此,服務騰飛集團也就等於服務自己的理想,那他自己那種無法解釋的悖論自然而然就說得通了。

不僅如此,歸於騰飛集團的馬列舍夫斯基心中又生出另一個想法,那就是為什麼不趁此機會,學習學習中國的成功經驗?

要知道俄國人是不缺技術的,他們缺的是一種能夠在紛繁複雜的世界變化中快速的適應能力和超強的變通思想。

很明顯中國人在這方面很擅長,只是因為現代化時間太短,經驗匱乏,而造成的技術上存在明顯短板而已。

這東西,馬列舍夫斯基和他領導雅科夫列夫設計局有啊,既然五十年代他們能夠為了共同理想,幫助中國打下工業基礎;那為什麼不會在這個時候,為了共同的理想,在幫助中國順勢起飛?

即便是不能在中國身上學到治國理政的經驗,那也能讓中國在崛起的過程中吸引西方的注意力,從而讓俄國這個受了傷的北極熊好好的隱藏起來,默默的舔舐傷口,爭取一些時間。

基於這些個有的沒的,馬列舍夫斯基可謂是真心實意。

莊建業對馬列舍夫斯基是不是真心實意,說實話還真就無所謂,只要雅克夫列夫有關艦載機的所有技術就夠了,不管你是為了理想也好,理念也罷,亦或是什麼亂七八糟的想法。

莊建業通通不在乎,因為現階段騰飛集團要的是轉型;中國要的是發展;整個華夏大地要的是崛起的號角!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