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都市言情>騰飛我的航空時代> 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真正的四代機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真正的四代機 (1 / 2)

驚訝的不止是陪同大領導過來的這位部隊領導,其他有軍隊背景的領導和首長同樣是相當驚訝。

沒辦法,實在是直—8MAX所展示出來的噪音控制水平實在是超出了一眾人的認知範疇。

外部噪音85分貝是個什麼水平?

也就是繁忙馬路上車流往來穿梭所產生的音量。

對一般人來說,這個音量會覺得有些吵,但對於一款配備了渦軸發動機、減速器、槳轂且最大起飛重量達到14.8噸的大型直升機來說,簡直就跟撓癢癢差不多。

要知道同級別的直—8直升機的原形款,法國的“超黃蜂”直升機機艙外音量可是達到了108分貝。

仿製的老款直—8由於系統整合不完善,導致噪音控制還不如被仿製的原型款,達到了112分貝,幾乎與第一代的直5直升機的噪音相當。

這也是為什麼,法國的“超黃蜂”直升機明明是法國航空工業界為法國海軍專門打造的海上專用大型直升機平臺,按理說應改成國內海軍極好的專業反潛直升機的改裝平臺,卻在放置後,成為一款只能對外宣傳的吉祥物的重要原因。

自身的噪音太大,即便是整合了當時最先進的機載聲吶探測裝置,也沒辦法準確的搜尋到潛艇的準確位置。

因為直—8的三臺發動機這麼一吼,聲吶員還想聽見海底的聲響?滿屏都是直升機本身的震動!

而伴隨著巨大噪音,便是劇烈的振動,其振動水平基本維持在0.2克左右,也就是說,一個兩百斤的胖子脫光了坐在上面,能很明顯的看到身上的肥肉如同水波一樣上下左右的翻滾不停。

如此情況下,試問什麼樣的精密探測儀器能受得了?

估計還沒抓到什麼潛艇,固定在機艙裡的探測儀器就先自己被振散架了。

基於此,即便八、九十年代的海軍即便手裡擁有與“海王”直升機同級別的平臺,卻沒有轉化成為如同“海王”直升機那般艦載直升機經典,關鍵的原因就在這裡。

之後不得不選擇體型更小的直—9擔任艦載直升機,承擔編隊航空反潛重任,也是這個原因。

因為直—9的原型機,法國“海豚”直升機屬於第三代直升機,機艙外噪音控制在95分貝,內部可以做到85分貝,再加上其他的特殊技術處理,可以正常使用機載聲吶探測裝置。

仿製的直—9很好的繼承了“海豚”直升機的降噪特點,這才被海軍青睞。

相比之下,騰飛集團傾力打造的直—12在這方面都不如直—9,機艙外噪音水平在98到102分貝,機艙內也基本上維持在90分貝左右。

振動水平比老款的直8要低,為0.12克,卻大於直9的0.1克,因此對水聲裝置的探測精度影響很大。

正因為如此,海軍並沒有大批次裝備直—12,只是少量採購,即便如此,為數不多的直—12還都給了海軍陸戰隊使用,可見海軍對直—12上艦並不看好。

這也是沒辦法,當初直—12的研製更多的是解決有無問題,考慮的並不全面,有些瑕疵在所難免。

然而到了直—8MAX可就不一樣,既然明確了這是一款給海軍使用的艦載直升機,那就必須考慮海軍的作戰環境和任務需求,於是降噪減震必然成為一項重要指標來完善。

於是這一完善,就“完善”出一個世界先進水平。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