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換到國內就有些頭疼了,運7、運8、運12由於發動機以及機身結構、材料等原因,噪音不但大,而且機艙內部環境也很難保障,對此運8的深度改進專案已經上馬,開始增設氣密艙。
不過這個改進專案剛啟動不久,想要出成果還需等待幾年。
這要是放在以前,空軍只能乾瞪眼的等著,但如今卻不一樣,騰飛集團手上就有噪音、環境升限控制非常好的飛機平臺。
儘管體量小了點兒,可英國“搜水”雷達的最初載機“島民”小型飛機體量同樣不大,不還是搭載“搜水”雷達變身成為一架小型的空中預警機。
所以小不怕,關鍵是能整合上去,完成空軍對預警機使用和研究才是重點。
於是負責此項任務的空軍航空測繪大隊便對騰飛集團下屬的機型進行全方位的考察,一番衡量後最終選擇了TM—9型飛機。
這倒不是說運6不夠優秀,而是因為運6的氣動佈局,不利於“搜水”雷達的安置。
反觀TM—9型飛機就不一樣了,因為採用下單翼,T型垂尾的佈局,飛機的重心本身就是更加靠前,這對雷達安裝到機身中後部十分有利。
再加上TM—9型飛機三千多公里的航程,九千多米的實用升限,以及高階公務機級別的噪音控制和舒適環境,都是非常理想的“搜水”雷達的承載平臺。
於是乎在機背上背了個圓柱形雷達罩,機艙內設定兩個雷達識別顯示器和一臺通訊聯絡裝置的TM—9型雷達警戒機就這麼誕生了。
軍內代號運6X雷達警戒機。
之所以稱為雷達警戒機而不是預警機,主要是因為空軍航空測繪大隊翻閱好幾遍美軍有關預警機的定位,發現運6X真實的效能存在不小的差距,無法完成美軍預警機那般吊炸天的效能,於是直接降級成了雷達警戒機。
這也從另一個側面證明,最大的美粉是咱國內的部隊。
可不管是預警機也好,雷達警戒機也罷,運6X都讓航空兵在指揮和作戰樣式上取得突破,也正因為如此,當三月份的那場海上衝突後,國內開始重視空中力量的建設,對運6X需求瞬間暴增。
莊建業被緊急召回國就是上級的首長找他商議運6X增產的事情。
對此莊建業自然沒二話,自然是有求必應,於是很快以每架600萬人民幣的價格,與空軍簽訂12架的銷售合同。
並將其這12架飛機賦予優先生產權,至於泰國方面所需的TM—9型飛機被莊建業大筆一揮安排在後面,至於因為泰國皇家宇航會不會表示不滿,莊建業連考慮都沒考慮,不滿,成,你們自己生產呀。
不過莊建業估計,除非泰國皇家宇航腦袋抽抽了才會這麼幹,大機率是全力支援,因為騰飛集團生產可是帶有預警機性質的雷達警戒機,那可是如今世界武器裝備當中的高階貨,一般中小國家根本就玩兒不起。
如果TM—9型飛機可以作為這種機型的平臺的話,也就是說不久的將來泰國也可以成為“自主研製生產”預警機的國家,這對泰國的好處簡直不言而喻。
事實證明也的確如此,當泰國得知情況後,非但沒有因為訂單延後而惱怒,反而希望加入進來,多少錢說個數,泰國皇家宇航絕不皺下眉頭。
不過這事兒就不是莊建業能做主的了,更何況除了運6X雷達警戒機外,他現在還有個更重要時要考慮,那就是之前調研考察透過的相州飛機制造廠的廠領導過來商討託管轉產的問題時,突然提出一個令騰飛集團所有人都很錯愕的想法,那就是能不能讓他們繼續生產直升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