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位詢問的那位領導雖然知道天上的飛機是經過批准的,可還是不滿的質疑,聽了這話旁邊那位提醒的領導也不知道該說什麼時候,瞧著天上那架在空中左右轉圈圈,不知道究竟幹什麼的直升機也是眉頭一皺,剛準備說些不痛不癢的話,好表達他們領導班子的一致性。
可還沒等他開口,就見前面正在凝望天空的約德爾忽然用巴掌猛拍了自己的腦袋,旋即興奮的叫道:“我知道了,顧,是卡曼,美國的卡曼,雙旋翼橫向交叉佈置,兩副螺旋槳成V字型排列,在傳動結構中齒輪做些最佳化,就能讓兩個螺旋槳並行不悖,美國50年代裝備的K—600型通用直升機便是這種結構,天啊,沒想到你們引進了美國的技術。”
得出這個結論,約德爾面上沒什麼,心裡卻非常震驚,這種雙旋翼橫向交叉佈置直升機,在世界範圍內只有美國的卡曼宇航公司一家在鍥而不捨的研究。
之所以如此,原因很簡單,那就是這類佈局可以大大簡化直升機複雜的傳動機構,降低機身重量,從而提升直升機的承載能力。
其他不論,就拿美軍50年代的裝備的K—600型通用直升機來說,空中不過1.8噸,但最大起飛重量卻有3噸。
其承載力達到了1.2噸,別看數字不大,可這個重量卻接近飛機自身重量的70%。
能承載自身重量70%的物品,單就這個資料而言,哪怕是現在的航空器都很難達到,可採用了雙旋翼橫向交叉佈置的K—600型通用直升機在50年代就已經做了,要知道那時候沒有複合材料,沒有數控機床更沒有其他先進的製造技術,為何?
還不是看似詭異,實則巧妙的佈局令一切不可能變成了可能。
因為這種佈局的雙螺旋槳反向旋轉抵消了反向的不平衡力,如此便可以去掉尾槳和複雜的傳動裝置,如此整個速減速器便可做得更輕便小巧,內部的機構同樣大大簡化,再加上其他方面的最佳化,整架直升機可以做得緊湊而又輕便,如此才造就了此類飛機大比例的承載能力。
只是讓約德爾沒想到的是,這類在直升機減重方面有著獨到之處的技術,美國人居然轉讓給了中國,這讓約德爾是既羨慕又嫉妒,心裡不停的哀嚎,卡曼公司你丫的,為什麼不轉給我們德國萊比錫公司!
同樣震驚的還有哪位不斷質疑的星洲地方領導,前一刻還說上面的飛機會不會兩副螺旋槳攪在一起掉下來,下一秒就送翻譯哪裡得知約德爾所說的內容。
一下子整個星洲地方領導班子有一個算一個全都目瞪口呆。
什麼情況?卡曼公司?美國技術?
就說這飛機怎麼就這麼另類呢,原來是美國的技術,那就沒問題了,世界上美國敢說第一,誰敢說第二?
若非如此,兩副螺旋槳估計早就打架了,既然是美國的技術,那就放心了,看來騰飛通航還是很不錯嘛,能把美國技術搞過來,厲害。
於是一番關於美國如何先進,如何牛~~逼的話語便在幾位領導之間傳開。
顧景有看看了旁邊有些神傷的約德爾,又偏過頭瞧了瞧那些稱讚美國技術的星洲領導,眉頭揚了揚,最後把目光定格在約德爾身上,神色古怪的說了句:“美國的技術?約德爾先生,你這結論是不是太膚淺了?天上那架ZB—MAX直升機上面可都是我們騰飛集團的自研產品,除了航電外核心配件要是有一樣是美國的,我顧景友腦袋摘下來讓你當球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