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就算再怎麼在廁所裡哭天抹淚,老總部首長的話還是要聽的,更何況這是國家的意志,不是用金錢能夠衡量的,所以在老總部首長離開後不久,騰飛集團便開始在西平廠試製航天部門的大型部件兒。
不得不說老總部首長的眼光還是很厲害的,不到半年的時間,騰飛集團生產的某運載火箭二級燃料罐和某型導彈一級燃料罐及部分彈體都達到了設計標準,並透過航天部門專家組的稽核,可以進行大規模生產。
然後……問題就來了。
這類部件兒直徑普遍在兩米到三米,甚至更大;長度最小的也要8、9米,其中某型導彈彈體因為設計需要,直徑更是達到3.5米,長度17.4米,且需要一體成型。
這麼大的結構件兒已經超出普通貨運火車車廂的長度,需要特製車廂才能裝運,這就罷了,關鍵是這些大傢伙個頂個還都是精密部件兒,說是跟嬰兒般一樣嬌貴都不為過,運輸轉運期間是既不能磕了又不能碰了。
在這方面騰飛集團前期規劃不完善的弱點就凸顯出來了,沒有專用的鐵路、公路線也就算了,地處西南地形還十分複雜,隧道、彎道多得令人懷疑人生,這樣的路況想保證大型精密結構件不出問題,簡直能神情世界紀錄。
怎麼辦?
騰飛集團給出的答案便是利用飛機進行航空運輸,並很快拿出一套可行性很高的方案。
陸路運輸有侷限,又不靠海沒辦法用船運,航空似乎成了唯一的選擇,於是航天部門一商量,最後由老總部首長拍板兒,立項運16。
承擔改裝任務的騰飛集團為了這個專案甚至將持續推進的先進輕型運輸機專案都暫停下來,集中所有力量,拿出這些年最壓箱底兒的技術,耗時近兩年,硬是把兩架空軍退役的伊爾—18改的連蘇聯伊柳申設計局這個親媽都不認識了。
沒辦法,為了能裝下彈體這樣的大型結構件,機身被騰飛集團進行了顛覆式的拓展,形成了一個長20.56米,高5.9米,寬5.9米,容積為713立方米的巨大貨倉,可以輕鬆容納騰飛集團生產的運載火箭或導彈彈體等大型結構件。
兩架“空中專車”一經使用,立刻就獲得航天部門的好評,需求量極具攀升,算上騰飛集團自己運輸直升機整件去相州總裝廠,以及其他方面精密部件的運輸任務,兩架“空中專車”竟然有些供不應求。
這次運輸波音767受損的JT9D發動機還是與航天部門拼機才有機會,不然還不一定什麼時候能運到。
當然,這些事情鄭永寧是不會跟王煥說的,畢竟涉及到航天製造,尤其是某新型導彈彈體的生產,可不是誰都可能接觸的,就連鄭永寧這個莊建業的助力,很多細節都不清楚,至於外人就更不能說的那麼詳細。
只是說為了方便集團內各精密部件兒的快速轉運,專門斥巨資改裝了兩架伊爾—18而已。
可既便如此,王煥還是很吃驚,覺得騰飛集團這手筆不是一般的大,正準備追問兩句“空中專車”的細節,就聽天空之上傳來一陣發動機的轟鳴,王煥下意識的抬頭,只看了一眼身子就是一震,沒辦法實在是飛機的樣子太過怪異,怪異的無法用語言去形容,只能指著上面那架蠢萌蠢萌的飛機問:“那是……”
鄭永寧笑著回道:“啊,那就是我們的‘空中專車’特種運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