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至於說寧曉東都沒人認識,叫一句曉東哥,大家夥兒才恍然,原來是兄弟們的大哥。
剛開始寧曉東還覺得挺風光,可隨著年齡一天天增大,再加上這麼多年經歷過的人和事,總覺得這麼幹下去不是啥長久之計。
現在好了,合夥做電子類的代工工廠,寧曉東一下子就從昔日的帶頭大哥變成了頗有作為的青年商人,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算是半隻腳踏進了官方主流圈兒。
至於欒和平就更不用說了,靠著中高階的電子類代工工廠,好好在他家那位老爺子面前刷了波存在感,據說還被他家老爺子拍著肩膀好一通誇,給欒和平高興壞了,從小到大被軍令管到大的老欒還是第一次享受這樣的待遇,激動的差點兒沒哭出來。
如此名利雙收,兩人對有事出主意,又是給貸款的莊建業不說感恩戴德吧,但心裡頭卻是記著這份情。
所以別說處理幾個不長眼的公知了,就是提著刀從浣城行政機關大院西頭一路砍到東頭兩人都不會皺下眉頭。
不是開玩笑,是真的很有這個衝動,之所以如此,原因很簡單,浣城在騰飛航空重組的問題上太不地道。
聽說美國麥道公司將要在浣城成立和資廠,生產飛機重要配件,浣城的幾位主要領導都快瘋了,合資企業,還是全球知名的麥道公司,只要一落地那就是妥妥的政績,於是他們那積極勁兒比自己娶老婆還要利索。
李斯特就是過來調研考察一下,還沒說落不落下來,這群當地領導就開始瘋了一般的跑到省裡和京城幫著麥道跑關係。
李斯特能以那麼優厚的條件落戶浣城,一多半兒都是這些當地領導的功勞。
至於那個讓他們又愛又恨的莊建業,雖然沒明說趕緊滾蛋,給美國老大人騰地方,但一系列的政策和或明或暗的態度卻是把這個姿態做的十足十。
欒和平和寧曉東那個氣呀,恨不得把對付公知的辦法全都拿過來加上個十倍二十倍,扣到那幾位當地領導腦袋上。
老莊再怎麼不是,這麼多年為浣城的經濟發展也是有目共睹的,當地領導這麼迫不及待的卸磨殺驢,實在是太過分。
不過兩人的衝動卻被莊建業給壓下來了,倒不是莊建業多麼聖母,而是這事兒李斯特會幫著慢慢收拾。
合資企業,美方統籌,一切規章按照頂塔國的尿性來,浣城這些年掛靠到騰飛航空總公司的那些個離退休老幹部,返城知青,部分領導家屬等等非在編人員,李斯特估計想都不想就能把這部分人的奶嘴全都堵死不說,還得封上一層水泥。
光這一個點,就能把當地領導層炸得灰頭土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