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潛巡邏機別看名稱中有個巡邏機就以為人畜無害了,實際上這類機種是個妥妥的作戰飛機。
因為反潛巡邏機上除了搜尋潛艇的裝置外,還會攜帶一定數量的深水炸彈和反潛魚雷,甚至某些型號還會加掛反艦導彈,執行一定的反艦任務。
絕對稱得上海上多面手。
然而安裝反潛盒裝元件的改進型安—26的對潛搜尋裝置到是不缺,但半點兒對潛攻擊的武器都麼有,除了能發現潛艇外,若沒有其他反潛兵力配合的話,根本就不能把人家潛艇怎麼樣。
前段時間執行的緊急任務中,這方面的短板便暴露無遺,蘇聯的狐步級常規潛艇一切都還正常,由天上的安—26發現,然後將座標傳給遊弋的5506艦,兩者配合下很快就把蘇聯潛艇給逼出來。
可輪到美國的射水魚號核潛艇,改進型的安—26就有點力不從心了,因為它只能發現,沒有攻擊能力,威懾力瞬間就少了一半兒,儘管最後還是利用主動聲吶浮標模擬攻擊聲吶訊號把美國核潛艇給逼出來,但時間卻用了兩個多小時,搞了兩架安—26差點油料耗盡。
正因為如此,海軍領導班子在演習總結會上提出,反潛巡邏機也要小步快跑,現以安—26平臺為基礎,更換髮動機,增加機腹下盒裝元件,使其具備一定的偵測潛艇的能力,解決有無問題。
然後推進國產反潛巡邏機的研製,爭取在九十年代中後期,裝備具備世界先進水平的國產反潛巡邏機。
結果他們這邊有無問題剛有個眉目,接下來的事情還沒展開,對面的騰飛航空總公司就已經幫他們把九十年代中後期的事兒給規劃好了,這也就罷了,關鍵是還規劃到點子上了,這就不能不讓人重視了。
林光華又不是個木頭,對面幾位海軍領導的反應怎麼可能看不見,心下不禁鬆了口氣,看來當初老莊針對先進輕型運輸平臺搞一堆什麼預警、反潛、電子偵察、支線客運、中程貨運、配件運輸啥的還真不是無的放矢。
這不?先進輕型運輸平臺藉著反潛巡邏機這個馬甲就用上了。
還有啥說的,直接上硬菜,幹就完事兒了。
心有靈犀的林光華二話不說,從身後的公文包裡拿出幾張隨身攜帶的騰飛航空總公司如今正在推進的先進輕型運輸平臺效果圖,隨後順著桌子遞給對面的海軍的部隊首長。
首長接到手裡,只看了一眼整個人就有些拔不出來了。
只見圖上的飛機通體藍白相間,上單翼,梯形垂尾,機身混元一體,光滑流暢,機身中部與機翼的連線處有個流線型的隆起,又讓光滑的機身充滿了肌肉般的力量美。
兩組發動機並沒有運7或安—26那般嵌入機翼式的結構,而是採用類似民航客機一樣的吊掛式設計,如此帶來的好處就是機翼也可以如民航客機一樣,與機身有一定的後掠角。
再配合流線型的機身,整架飛機的氣動外形顯得十分的漂亮,讓人一看就知道這是一架效能不錯的好飛機。
“今天過來的匆忙229號方案的效果圖沒有帶過來,不過這幅115號效果圖在外形上與229好非常相似,其主要的區別在於機腹下方加裝了兩個彈倉,可以攜帶魚雷和深水炸彈,兩側機翼還設定了四個外掛點,可以攜帶炸彈或者是導彈,所有的武器載荷最大可以達到4噸。”
“4噸的武器載荷?”海軍的部隊首長這下有些不淡定了,連忙收回目光看向林光華:“那總載荷是多少?”
林光華微微一笑:“至少9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