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都市言情>騰飛我的航空時代> 第四百一十六章 型號:運6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百一十六章 型號:運6 (1 / 2)

“我們經過研究,發現你們的這款新型號飛機非常適合在高海拔地區飛行。”進入到休息室,落座後,幾個勤務兵端上幾杯熱茶,吳長城喝了一口,這才繼續介紹著部隊這面的情況:“我們空軍認為,一旦這款飛機能夠研製成功,這對我軍高原地區,特別是藏區邊境地區的後勤保障能力會有一個質的提升……”

隨後吳長城便說了空軍首長的意圖以及他們幾個評審專家組的想法。

藏區,尤其是藏區南部的邊境地區,不但經常受到邊境局勢影響,而且經濟水平極端落後,就拿最南部的幾個縣說吧,建國到現在三十多年了,連一條對外的公路都沒有。

這導致常年駐守此地的邊防官兵給養經常短缺不說,當地居民的生活也難以保障。

夏天的時候還好一些,靠著騾馬牲畜沿著蜿蜒的山路還能從藏區腹地運輸一些食鹽、糧食、藥品等給養。

可到冬天,大雪封山,南部地區的幾個縣就徹底跟藏區腹地斷絕交通聯絡。

平常倒也無所謂,怕就怕天災**這樣的不確定**件發生,**就不說了,地處邊境各位腦補;至於天災更是時有發生,到了這個時候斷絕陸路交通就等於是斷絕了生命通道。

於是航空運輸就就肩負起維繫南部地區聯絡,打通生命通道的重任。

可恰恰就是這個問題困擾了國內許久,原因無他,實在是國內找不出一款能夠飛越海拔七千米高的山巒,且能準確降落到藏區南部的飛機。

所以從六十年代以來,國內一直是以當年的對外自衛反擊戰留下的於威震懾**;但對天災真的是無能為力。

直到八十年代從美國引進了S—70“黑鷹”直升機,這才第一次具備向藏區南部地區投送冬季補給的能力。

但具備不等於能徹底解決問題,首先引進的S—70“黑鷹”直升機一共才24架,數量上就存在不足。

其次S—70“黑鷹”直升機雖然可以在高原上進行飛行,那是基於強大的渦軸發動機,其餘的配套設施卻並不具備這個條件,最典型的就是S—70“黑鷹”直升機供氧和保暖設施就很缺乏,以至於S—70“黑鷹”直升機的飛行員不得不穿著厚厚的航空服,帶著氧氣面罩一次次飛越七千多米的高海拔山脈,往來於藏區南部與藏區腹地。

最後,S—70“黑鷹”直升機效能再強終究是個直升機,天生航程短不說,對於高海拔山區的擾流抵禦能力也不強;因此每次執行任務都需要經過幾次轉場才能抵進任務前進基地。

執行任務期間還要冒著極大的風險,甚至在前年還發生過一起機毀人亡的事故,造成了極大的損失。

種種的一切令空軍急需一款能夠承載一定貨物,具備一定遠距離飛行能力,擁有八千米以上的實用升限飛越高海拔山區的基本效能,同時可以在在數百米的簡易跑道上自由起降的固定翼,低成本、多用途小型運輸飛機。

作為對藏區南部地區補給運輸的主力機種。

這些要求要是放在內陸,老運5可以輕輕鬆鬆完成,可一旦上了高原,這些指標就不是一般的苛刻了。

要知道同時滿足這些條件可不是簡單的把發動機馬力增大就能解決的,如果這麼簡單,二戰時期的盟軍的駝峰航線也就不會被飛行員們稱為死亡運輸線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