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人不是別人,真是林光華的導師,西航大學飛行結構力學專業的丁來湘,丁教授。
莊建業沒想到丁教授能來,不禁怔了一下,緊跟過來的林光華連忙解釋道:“咱們的運五改裝機不是用了幾個新的翼型成果嘛,丁教授便過來瞧瞧應用的怎麼樣,所以一大早就從棉花趕過來了。”
聞言,莊建業便恍然,改裝的運5的確應用了不少丁來湘這些年在風洞群中取得的研究成果,以便增強機翼結構,增加整體升力,提升整體的操控性。
之所以在這方面不遺餘力的下功夫,原因很簡單,騰飛廠的改裝型運5換裝了一臺882千瓦的霍尼韋爾渦輪螺旋槳發動機。
相當於1200馬力,較之只有820馬力的活塞5發動機,不但功率得到大幅度提升,整體的重量還下降了5%。
如此一來帶來的情況是,運五從最高時速256公里每小時,提升到295公里每小時,而隨著速度的增加,原本機體結構,特別是機翼結構自然無法承受速度提升而帶來的空氣動力學上的變化。
基於此,對運五機翼的重新研製便勢在必行,於是原本帆布蒙皮被全金屬蒙皮被換上了全金屬蒙皮外,內部的結構也做了極大的改進,不禁增加了內部的結構強度,還增加兩個機翼油箱,以便提高運五的航程。
與此同時,機翼後的襟翼也做了深度最佳化,使得其更加具有操控性,特別是在低空低速和短距起降能力,理論上並不比換髮前的運5差。
除此之外,為了提高飛行效能,節省燃油,改進型運5上還應用了兩片一體化的翼梢小翼,從而令運5的高空飛行效能較之老運五躍升了不止一個層次。
再配上送永宏廠獲得機翼除冰和加強型起落架,使得改進型運五不但最高升限達到七千三百米的高度,理論上可以在全國任何地方起降使用,哪怕是青藏高原的高海拔地區也不在話下。
正因為如此,當丁來湘看過改進型運5的原型機後,整體還是非常滿意的,不管怎麼樣,這種能夠通用全國的飛機在目光國內還屬於空白,特別是青藏高原地區和邊疆區的南北疆跨山脈運輸,有著極大的應用潛質。
當然了,最重要的還是這款機型所應用的機型結構,算是丁來湘這些年研究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所以老爺子比誰都上心,畢竟能看到自己的研究成果能得到應用,對一個科技工作者來說就是最大的幸福。
所以見了莊建業丁來湘很高興,連帶著跟鞠濤等人也是客套的打了幾聲招呼,等著鞠濤等人拿著攝影器材開始圍著眼前的改進型運5原型機忙活時,丁來湘不禁點點頭:“是該拍些照片,是該拍些照片,等過幾年拿出這些照片就是一個非常美好的回憶。”
丁來湘看著鞠濤他們又是佈置燈光,又是設定相機位置,非常贊同莊建業的做法,稱讚了一聲後便又皺著眉頭說道:“小莊啊,剛才我仔細看了下你們這款新機型,其他的都很好,不過有一點我覺得你們有些矯枉過正了。”
莊建業這一聽,老教授這是要提意見了,再一看旁邊苦笑連連的林光華,便知道之前這兩人八成是聊過了,便趕緊點頭:“丁教授您說,我們這邊經驗不足,您這位老航空可要好好幫我們把把關。”
“具體的也沒別的,就是你們的客艙做的太豪華了,我個人覺得沒必要,飛機嘛,最主要的就是運輸,你搞得豪華,浪費不說,平白無故的還增加了整體重量,有些得不償失……”
丁教授很嚴肅的說著,莊建業一臉嚴肅的聽著,便在這時,飛機的座艙內忽然傳來一個女生的驚呼:“天啊,這裡面真舒服,我今天能不能睡在裡面?”
正提意見的丁教授,老臉立馬就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