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額……”
莊建業有些頭腦發暈,什麼情況?要把騰飛廠劃入航天口?說實話,莊建業還真的很想問問具體情況,可問題是總部首長的陪同人員裡還有個部委領導在。
那可是騰飛廠上面最大的BOSS,所以就算有一肚子疑問也得憋著,不然很容易豬八戒照鏡子,裡外不是人,於是莊建業乾脆把發懵一裝到底,額了半天,也沒額出個所以然。
至於旁邊的部位領導卻不是發懵而是氣憤,雖然不清楚趙主任剛才跟總部首長說了什麼,但看現在總部首長的態度,就知道那個姓趙的準備過來摘桃子。
看到騰飛廠能生產化學銑切裝置,又能造鐳射蝕刻機,現在連自動柔性工裝打孔機都不在話下,覺得對航天系統有用,就想收走。
沒門兒!
建國開始國家就把航天當成親兒子養,為了兩彈一星,幾乎以舉國之力把航天系統培養成國內技術實力最強的工業部門。
再看看航空系統,跟人一比簡直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好在航空人不畏艱苦,迎難而上,咬著牙在培育出騰飛廠這麼一個世界一流的好廠子,航空系統當寶貝都來不及呢,憑什麼讓出去?
是的,在這一刻,騰飛廠直接升格為部委的親兒子,是在部委堅強領導下,航空人改革開放巨大成就的典型和縮影。
好在莊建業還不知道部位領導的評價,否則絕對會目瞪口呆,一直讓騰飛廠野蠻生長的部委居然會把自己當親兒子,天啊,這個世界太瘋狂,騰飛廠都能成親兒子了。
可不管莊建業如何吐槽,部委領導這個親兒子無論如何也是認定了,畢竟是幹了一輩子的航空系統的老幹部,雖然沒有趙主任那般學貫中西的見識,但騰飛廠在航空專業配套裝置方面所展現出來的強大實力,讓部位領導想不重視都難。
連航天系統都看上的化學銑切裝置,鐳射蝕刻機以及自動柔性工裝打孔機,航空系統難道就不需要嘛?
要知道如今國內航空系統的生產裝置絕大部分還用的是當初蘇聯援助國內時的東西,儘管這些年在其基礎上做些了改進,但大體架構上卻沒有根本性的變化。
老舊、繁瑣、粗放、效率低下。
不說別的,做殲六蒙皮的鉚釘工藝孔,就需要一個專業車間的人,三班倒幹大半個月才能做完,即便如此還不能保證每一個工藝孔都規格一致。
往往在安裝鉚釘時,順帶對超標的工藝孔進行補償修護,這才能讓生產繼續下去。
可再看人家騰飛廠,剛才的三米長的複雜曲面部件的打孔,只需三、四個工人操作裝置,不到半個小時就已經完成一半兒的工作量,這個效率簡直就沒法比。
如果那些承擔重要型號的飛機制造廠也能裝上這套裝置,那生產效率至少能提高20%,試問如此重要的生產廠家,部位領導不牢牢的護在航空系統的羽翼下怎麼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