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一來,就把騰飛廠準備安裝在宙斯—3無人機上的,基於D—30燃起渦輪動力裝置研製的D—30AT渦輪螺旋槳發動機就被排除在外。
因為D—30AT渦輪螺旋槳發動機想要隨著宙斯—3無人機銷往歐洲,就必須取得歐洲航空發動機適航證。
取得適航證過程簡單也就罷了,問題是歐洲人辦這事兒特別的喜歡雞蛋裡挑骨頭,恨不得拿著電子顯微鏡找審查產品上面的病毒,然後說你的發動機病毒超標,有可能危害歐洲安全,順勢理所應當的把你的產品PASS掉。
沒辦法,畢竟適航證這東西拋去冠冕堂皇的安全理由外,也是歐、美升高航空市場準入門檻,打擊歐美以外航空製造業的一個重要手段。
畢竟在當下的世界上,歐美依舊是全球最大的市場,同時也是最高階的市場,無論是富豪用的私人飛機還是民航的大型客機,亦或是軍隊使用的戰鬥機,每一架都價值不菲,一般的國家買個十幾架就頂天了,反觀歐美,普通的航空運營公司動不動就一百多架、一百多架的買,就更別說不差錢的國家了。
因此歐美航空巨頭們對歐美市場看得極重,不但他們內部狗咬狗的打生打死的,對外也十分警惕,用一切能夠動用的辦法把潛在的競爭對手排除在外,適航證便是他們最重要的手段。
以安全之名,構建變~~態級的准入門檻,然後拒絕的理直氣壯:“不是我們不看好你的產品,而是為了民眾的安全考慮,不好意思,拿回去在改改,努力,加油,我看好你!”
然後……一改,就改破產了。
別人不瞭解這裡面的彎彎繞,活了兩輩子的莊建業還不清楚嘛?上輩子國內航空工業在這方面吃了多少虧,莊建業一清二楚,更何況為了狙擊H公司,也不允許他多浪費時間。
於是整機不成,就立馬更換B方案,果斷捨棄D—30AT渦輪螺旋槳發動機,換上騰飛廠新型無人機驗證機當初使用的美國霍尼韋爾公司生產的,功率為428千瓦低功率版本的TPE331小型渦輪螺旋槳發動機。
之所以選擇這款發動機,一來雷神—3無人機的原型騰飛廠的新型無人驗證機用的就是這款發動機,二來該款發動機及其幾個衍生型號在歐洲由霍尼韋爾公司特批的許可證生產線,數個歐洲生產的小型飛機上都應用了該款發動機,因此早就取得歐洲航空安全委員會頒發的航空發動機適航證。
如此這般,雷神—3才算正式誕生。
至於操控和航電系統,秦紅軍的航空計算機研究算早就把發現—1的配套系統給摸透了,所以國內能生產的,莊建業就交給國內生產,不能生產的就讓行動者公司在世界範圍內尋找有類似技術的替代生產企業。
然後按照騰飛廠給出的架構在歐洲重新整合。
這麼一忙活,宙斯—3的瞬間就成為一款突破傳統生產方式,實現初步全球生產,全球代工的全新制造模式,反而將整體成本降低了28%,獲得了難以置信的意外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