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林光華卻不能不受著,因為他導師和師母聯袂找過來讓他幫忙,潘旭如何林光華可以不在乎,但導師和師母的面子卻不能不給。
因為任誰都不想到,潘旭竟然是師母的學生,如此論起來林光華和潘旭還是同門師兄弟。
林光華鬱悶,潘旭也好不到哪去,一個驕傲的人,能放下身段就已經不容易了,如今還得裝孫子,奉承一個自己以前連正眼都瞧不上的小師弟,潘旭心裡別提多膩歪了。
可不這樣卻不行,因為園裡廠要是在不找個出路,就真的要垮掉了。
正如莊建業離開京城時預料的,無論是騰飛廠的競爭,還是美國通用公司的介入,唯一不變的就是園裡廠要成為這一波電力改革的犧牲品。
事實也的確如此,在神木焦炭特大型專案採用國外的煤氣燃燒蒸汽發電機組後,國內其他幾個同類專案也開始有針對性的從國外引進先進裝置。
如今國內又不是電力大發展時期,電力裝置市場就那麼大,國外的裝置一進來,勢必會對國內企業造成極大衝擊。
因此包括園裡廠內在的電力裝置生產的日子是相當難過,這也就罷了,隨著國家進一步開放,大量用於輔助發電的國外先進廠商湧入國內。
不但技術比國內同類廠商先進,質量也甩國內廠商一大截,因此很快就席捲了大量東南沿海訂單。
隨著美國通用公司獲得神木焦炭專案後,這些生產輔助發電國外廠商開始大舉湧向內地,接連獲得數個內陸企業大單,從而進一步壓縮了國內電力裝置生產廠的生存空間。
正所謂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園裡廠本來就在神木焦炭上虧得一塌糊塗,如今面對來勢洶洶的國外廠商的競爭更是雪上加霜。
以至於四月份園裡廠除了一部分售後服務性收入外,主打的柴油備用發電機組只售出了可憐的一臺。
這點營收對一個接近萬人的大廠來說,連塞牙縫兒都不夠,於是不可避免的陷入了困境。
如今的國內企業一旦沒有可觀的利潤,以往在欣欣向榮掩蓋下的矛盾就會爆發,園裡廠也不例外,好在潘旭夠狠也夠聰明,在園裡廠矛盾還沒有徹底爆發前,便重手整治了幾個刺兒頭,這才把廠裡不滿的情緒暫時壓下去。
潘旭當然知道這個暫時撐不了多久,下一次爆發他手段再厲害也要壓不住,可要怎麼辦,他也找不到方向,於是只能再次前往京城,拿著禮物找到老領導,陳懇道歉的同時,虛心詢問下老領導園裡廠該怎麼走。
老領導怎麼說也是園裡廠出去的,實在是看不了廠子就這麼敗落,於是就提點一句:“去找騰飛廠吧!”
潘旭可不是蠢貨,之所以迷茫只是因為當局者迷,因此當他聽了老領導的話後,無異於是醍醐灌頂,一語驚醒夢中人。
騰飛廠的冷\熱電聯裝置潘旭也瞭解過,的確是比園裡廠生產的柴油發電機組要先進得多,就是跟其他國外裝置相比優勢也很明顯。
如果能夠大規模投入生產,不說能橫掃全國吧,佔住20%到30%的市場份額還是很容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