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對工業生產來說就太要命了,畢竟現在的工業生產裝置絕大部分都要靠電驅動,這邊正忙著生產,電突然就斷了,所有正在加工的裝置有可能全部報廢不說,驟然斷掉的電能還會造成裝置的故障,林林總總加在一起,損失實在大的驚人。
所以為了應對電力缺口大,帶來的不確定性,工廠基本上都會建立一套自己的輔助裝置,讓其常年運轉,產生電力的同時,還能提供生產所需的熱水,壓力等輔助動力,一旦斷電,便可肩負起工廠備用電源的職責,維持正常的生產需求。
當然了,根據廠子的實力大小,這樣的輔助裝置也不盡相同,類似永宏廠、成功廠這樣的大型企業,在建廠之初就配套建設了專用火力發電廠,所以並不在乎電力部門是不是有電,反正自己能自給自足。
可像騰飛廠這樣,靠著自己一步步闖出來的廠子可就沒這個待遇,建一個火電廠跟建一個騰飛廠沒啥區別,成本之大能嚇死個人,沒有國家的支援和投入,靠企業自己絕對玩兒不轉。
所以依靠電管局便成為成本最低的必然選擇,基於此,簡單的輔助裝置也就必不可少,騰飛廠就是這麼幹的,主電力用的是星洲電管局的過來的電能,輔助裝置採用的是園裡廠的六臺大功率柴油發電機組。
平時運轉給生產車間提供熱水,高壓氣體等輔助動力,一旦主電力斷開便會立刻接續,能為騰飛廠各車間提供兩個小時左右的後續電力支援。
可別小看這短短兩個小時,足夠騰飛廠在這段時間把未加工完成的坯料、半成品從裝置中取出來,並按正常程式關停加工裝置,最大限度的減少自身的損失。
事實證明也的確有效,自這套系統運轉以來,一年多的時間裡,騰飛廠一共遇到了十二次大規模停電,每一次的損失不過數千塊而已,要是沒這個系統,一次停電,就能讓騰飛廠蒙受數百萬以上的損失。
因此這套輔助裝置說是騰分廠的保險繩並不為過,結果園裡廠說要斷掉,騰飛廠那能受得了?
要知道騰飛廠能有現在這個規模可都是真刀真槍殺出來的,可不是溫室裡的乖寶寶,誰嚇唬一下就縮了回去。
所以當騰飛廠上下聽到園裡廠的答覆,立馬就炸毛了,王和平這個跟著莊建業東征西討的商場大將更是在內部會議上拍著桌子表示,不用園裡廠的裝置,全部改用更好的進口貨,園裡廠不是牛嘛,騰飛廠全權代理國外的電力裝置,非把園裡廠的牛屎給壓出來。
類似的論調在騰飛廠內還有很多,對此黃峰很是擔心,不管怎麼說他是大廠出來的,騰飛廠的經營,內部管理什麼的都沒得說,但並不說明騰飛廠就高枕無憂,反倒是騰飛廠的缺點非常明顯。
那就是莊建業本人,如果說騰飛廠其他人是狼,那莊建業就是這個狼群的頭狼,有他在,狼群才能有主心骨,才能無往而不利,可一旦把這個頭狼拿掉,騰飛廠立刻就能變成一堆散沙。
因此黃蜂覺得在這個時候跟園裡廠硬剛並不明智,因為他們不是航空系統內部的廠子再怎麼爭部委統籌全域性,還有個底線;也不像517廠,把戰線維持在電風扇一個領域,不碰彼此的主營業務。
騰飛廠這次可是實打實的動了園裡廠的蛋糕,他們會用一切辦法來折騰騰飛廠,包括把莊建業這個頭狼給拿下去,要知道以園裡廠的能量給莊建業來個明升暗降真的不要太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