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小小的總裝廠都是如此,就更別說弄個真正的航空製造廠了。
所以H公司從IAA公司弄的無人機生產線,就沒打算放在美國國內,而是準備在鄰國墨西哥建個代工工廠,以此降低成本。
正是由於美國國內種種原因,李斯特的發展思路可謂正中H公司董事會的下懷,站在產業鏈頂端,領導全球生產產品,即省去了麻煩,又能賺取超額利潤,何樂而不為?
只不過這辦法波音做得,麥道也行,幾十年後的蘋果也可以,偏偏H公司卻不行,原因很簡單,無人機這個產業鏈頂端的存在除了它還有個騰飛廠,而且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沒有騰飛廠就沒有現在H公司。
這讓準備站在頂端的H公司情何以堪,剛跟全球的小弟吼兩嗓子,回頭一瞧,騰飛廠一巴掌扇過來,跟他說,你TM說錯了,重來,淚流滿面呀!
所以弱化,甚至剔除騰飛廠便成為H公司今後發展的必然,因此在H公司獲得司法部訂單,併成功取得美國陸軍“先鋒”無人機預研合同後。
自覺翅膀硬了的李斯特便在董事會的默許下,開始大刀闊斧的跟騰飛廠切割。
哪成想他這邊剛切割完全,騰飛廠出品的雜誌都擺在他的面前,說是雜誌都都有些貶低眼前這兩本東西,精美的畫面,震撼人心的板面兒,印刷考究的頁面兒,分明就是騰飛廠精心打造的產品宣傳冊。
“先生,您看,這裡是一篇介紹TY—2無人機平臺最新型號的論文,裡面說得是一種叫做松孔機翼的技術,要知道這項技術麥道公司獨創的節能技術,被他們應用在最新款的DC—10客機上,試飛證明這項技術可以降低40%的油耗……”
歐文捧著其中的一本雜誌,很認真的講解裡面的內容,聽得李斯特的心情是極為的複雜,顯然騰飛廠的TY—2改進型,透過降低機身結構重量,應用升力係數更高的新機翼,採取節能新技術,綜合指標已經達到美國陸軍的指標引數要求,甚至還略有超越。
如果有可能,李斯特真的很想說,除了騰飛廠就沒別的產品嗎?過個一兩年或許會有,可此時此刻,騰飛廠還真就是蠍子粑粑獨一份兒。
不用,H公司體量太小,經不起那些巨頭的折騰;用,產業鏈頂端之上總有人躲在背後,任誰也不會舒服。
用還是不用……或許已經不是個問題!
“這裡是一萬美元的支票,你拿去吧!”等歐文把一本雜誌介紹完,準備介紹另一本時,李斯特從抽屜裡拿出一張支票,填寫完數字和簽名,就交給歐文,隨後便讓欣喜若狂的歐文離開了辦公室。
隨後李斯特頹然的靠在辦公椅上,也不知想了多久,這才拿起電話,撥了一個號碼,等接通後便說:“林德曼先生還沒回來嗎?”
“是我,你說!”電話另一頭林德曼的話一如既往的堅定有力。
“是的,先生,剛剛歐文給了我兩本雜誌,我發現,我們現在還離不開中國人。”李斯特開門見山,說得很直接。
然後電話另一頭便開始沉默,足足有五六分鐘,聽筒內終於傳來林德曼的平淡無奇的話音:“既然離不開,那就擁抱,我相信你會處理好的。”
……
特區,莊建業剛下火車,就接到李斯特即將抵達港城的訊息,不禁揉了揉有些疲憊的臉,跟身邊的林光華說:“希望這次我能跟李斯特擁抱的久一點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