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航空公司的發現—1型無人機徹底火了。
從第二天開始美國的各大媒體都在顯要篇幅報道了發現—1型無人機的飛行展示,各種溢美之詞充斥媒體版面。
其中華盛頓郵報最為誇張,以大大的標題《跨時代》開篇,向美國民眾宣誓無人機時代的到來,文章的最後更是不遺餘力的搖旗吶喊,呼籲美**方要大力採購,甚至提出取代有人駕駛飛機的夢幻方案。
可以說是將發現—1型無人機捧上了天。
而作為H航空公司的CEO,李斯特也獲得媒體的極高讚譽,其中基督教科學箴言報就以《不懂幽默的謹慎先生》為題,對李斯特帶領他的無人機技術團隊八年如一日的研究和創新進行了報道。
文章最後不無感慨的評價李斯特就是美國夢的典型代表,隨後老生常談的說美國的先進位制度,順帶鄙視下蘇聯的邪惡獨裁。
至於司法部的招標,還沒有明確的結論,但從鋪天蓋地的媒體報道來看,司法部就算不表態,估計也沒什麼懸念了。
果然,一個星期後,另外三家競標商陸續退出司法部的招標專案,只剩下H公司一家投標商,司法部“無奈”只能很“為難”的將一份價值1億美元的招標合同給了H航空公司。
其中5780萬美元用於採購85架發現—1型無人機;1500萬美元用於後續機型的研發;1000萬美元用於發現—1型零部件的採購,720萬美元用於人員的培訓;500萬美元用於倉庫儲存;最後的500萬美元則是備用控制車輛的採購費用。
總而言之,H航空公司因為發現—1型無人機從上到下名利雙收。
於是等一切塵埃落定,李斯特便馬不停蹄的飛往中國,去到浣城,將發現—1型無人機平臺TY—2的各項美國專利交給莊建業的同時,簽署了一份價值一千萬美元的協議,要求二十三分廠年底前交付一百架TY—2型無人機。
經過埃文斯介紹,被李斯特高價從普惠公司挖來的歐文作為H公司駐二十三分廠的全權代表,負責監督這份合同的實施情況。
於是歐文在與李斯特簽署了一份保密協議之後,就跟李斯特返回美國,等辦完普惠公司那邊的離職手續,就會重新回到中國。
所以這貨連留在永宏廠的行李都沒拿,免得來回倒騰麻煩。
送走李斯特和歐文,莊建業的笑臉立馬就消失不見,一千萬美元的合同看似很多,但莊建業保證李斯特賺得超過這個數十倍都不止。
說不眼紅,那是騙人,可眼紅也沒辦法,無人機的雙向控制技術、通訊技術、探測技術國內根本就是空白,要進口價格昂貴不說人家還未必願意賣。
就算一萬步說,就算人家願意賣給你,那麼多晶片,那麼多部件兒,光整合就是個不小的工程,所以就算知道李斯特賺得盆滿缽滿,莊建業也只能幹看著,實力不濟,有肉你也吃不到,從古至今,這就是鐵律。
好在自己不行可以學,而這也是莊建業答應給李斯特做代工的最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