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爾斯和海森堡聞言相互看了一眼,都從對方的眼裡察覺到一種叫做不可思議的東西。
不單單是這兩個美國工程師如此,在場的其他人也都是一樣,其實當邁爾斯和海森堡把話題往金屬氈的效能上引的時候,小會議室就已經安靜下來,隨著翻譯的轉述,場內的眾人開始變得凝重。
特別是談到工藝和生產比重,俞廠長等人更是臉色難看,那感覺就好像陷在沙坑裡的人面對近在咫尺的財寶,看得到,卻不知道該怎麼拿得到,那心情只能說是煎熬。
不成想就在他們覺得這次的機會又白白流失時,陸茗卻說真空釺焊工藝已經搞成了,聽到這個訊息,哪怕穩重如俞廠長,也激動的臉色漲紅,20%的生產比重,那可是20%的生產比重,他去美國普惠公司勞心勞力的忙活了半個月也就談個15%的初步協議。
如今只要真空釺焊工藝在手,20%的生產比重就可能拿到手,俞廠長如何不興奮,連忙把目光看向身旁的主管技術的何總工,輕聲問:“小陸說的是真的嗎?”
何總工臉色有些古怪,更確切的說,還有那麼點兒精彩,俞廠長跟何總工也算是老搭檔,就沒見過一向穩重的何明有這樣的表情,心裡頓時咯噔一下:“怎麼?有問題?”
“不!小陸說的應該沒錯!”何明苦笑著搖搖頭:“有問題的是我,把一個好好的苗子給放棄了。”
俞廠長聽了這話有些懵,什麼情況?誰是好苗子?
“其實參與金屬氈材料研發的還有兩個人,他們除了在材料上提供最重要的理論和資料的支援外,還在工藝上取得決定性突破……”
便在這時,陸茗的聲音又在會場清幽的迴盪起來,坐在對面的邁爾斯和海森堡一聽還有兩個參與者,都不禁好奇的睜大眼睛,至於其他在場的眾人,包括兩位部委也都伸長了脖子,都想知道這兩個人是誰。
“他們就是我們廠的技術員莊建業和林光華。”
陸茗並沒有讓人等太久,頓了一下就把這兩個人的名字給說了出來,只不過話音漸落之際,對面的老外還沒什麼,周圍一種永宏廠的陪同人員卻一個個或驚歎、或詫異,或不可思議,或難以置信,更有甚者睜著眼睛,張著嘴巴,如果不是因為場合不對,絕對會大叫怎麼可能。
沒辦法實在是這兩人在廠裡太有名了,莊建業,老寧家的乘龍快婿,有點小本事,可這點本事照比攀上寧家的高枝兒就顯得什麼也不是了,至於表現嘛,有個掌管廠里人事的老丈人,還用得著表現嘛?
至於另一個林光華,早前名不見經傳,但最近這段日子卻聞名全廠,原因很簡單,這傢伙竟然被總裝第二車間給開除了,建廠也有小三十年了,就從沒聽過銅頭鐵尾開除過人,結果這個倒黴蛋兒就拔了頭籌,這得差到什麼程度才能榮獲這等殊榮。
結果就是這麼兩個負面評價多如牛毛的人,不但在金屬氈的研發中起到重要作用,還是相關工藝突破的核心。
這就不是吃驚了,而是震驚。
於是乎無數道目光猶如探照燈一般齊齊的投向緊挨在一起的寧志山和崔文,眼神羨慕而又玩味。
羨慕自然是給寧志山,而玩味只能屬於崔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