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玉抬手看了看錶,已經是晚上8點,天也早已黑盡。
批發市場所在的商圈位於SL市中心,此刻的街上車流如織,四周的高樓也已是燈火通明,路邊各色店鋪門口亮著五顏六色的燈牌,一派喧鬧繁華的景象。
安玉為了省錢,手機並沒開通漫遊功能,地圖導航也用不了,此刻誰都聯絡不上,只能站在寒風中瑟瑟發抖。
她試著與路人交流、向商家問路,可對方也聽不懂E國語,她也不明白K國語。
兜兜轉轉又走了好一陣,直到腳生疼,不得已找了個路樁坐下來。
此刻的她還沒顧得上吃晚飯,飢寒交迫加上找不到路的挫敗感,讓她的心態開始崩了。
她問自己,這是在幹嘛?為什麼要大晚上坐在馬路邊?好好待在公寓裡吃飯睡覺不好嗎?
自己這些年到底做錯了什麼?生活會變成這樣?
回想起小時候,爸爸在家鄉M市,也算得上是有名氣的企業家。
那個時候,爸媽都把自己捧在手心裡,日子更是無憂無慮。
可誰會想到15歲那年,爸爸生意失敗,欠下鉅額債務,一生好面子的他選擇從天台躍下,結束了自己體面的一生。
而債務卻壓垮了她和媽媽。
媽媽從此告別了貴婦太太們的交際圈,從一個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女人到去麵館給別人做幫工。
再艱難,媽媽也在努力扛起這個家。
安玉也想過輟學,幫家裡分擔債務,可媽媽死活不同意。
還好這時,一位爸爸昔日的生意夥伴接過了她家的債務,給了她們母女喘息的縫隙。
但人家是生意人,並非慈善家,接過債務只是為了放緩這對母女被壓迫的節奏,該還的錢還是要一分不少地還給人家。
從那時起,安玉就變了很多,變得摳門,變得“唯利是圖”。
除了該堅守的底線外,她不再放過一切可以掙錢的機會。
所以當看到帶貨直播可以掙錢時,她心動了,並鉚足幹勁想大幹一場。
可誰知道剛出門就發現自己竟然那麼沒用,兜兜轉轉大半天,連個批發市場都找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