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之內搞定這廝的想法,保羅沃爾克現在沒了。能夠把談判地點放在拉奈島,這樣的混蛋古今罕見。
當然了,這些事暫時放放沒關係,可是啊,動不動就用盤外招的習慣,能不能也同時放下啊。
這就比較難了啊,首先來說,威廉懷特這種滾刀肉,怎麼可能會承認那些齷齪。
島上野炊的想法破滅了,由於野豬氾濫成災,在沒有徹底清理的情況下,待在島上並不安全。
威廉懷特現在很想哭,當初自己究竟是咋想的呢,怎麼可以搞出這麼滑稽的烏龍出來。
不提這裡的愁腸百結,一直還算平靜的華爾街,突兀的傳出一個訊息,懷特系統洽購AMD。
眾所周知,AMD和英特爾之間撕過13有確實很多。現在說是非對錯有點傻,怎麼說呢,這裡面確實有很多誤會和巧合混雜其中。
AMD與英特爾的前身是快捷半導體公司,由肖克利博士於1957年建立,肖克利是一名富有創業精神的物理學家。
當然,這個傢伙還很有選賢任能的本事,一共招攬了八位全球頂尖人才,差不多每一個都是最頂級的,或者因為牌面太好了,一手好牌打的稀爛,最終,這些人才全部離他遠去。
這裡面就包括安迪格魯夫和戈登摩爾,兩位英特爾公司的創始人,還包括AMD的創始人傑裡桑德斯。想想看吧,隨便抓三個出來就這麼牛了,如果能夠把人全部留下,半導體行業或者就剩這一家了。
1993年586處理器問世,它繼承了310萬個電晶體,每秒可以執行一億條加法指令,奔騰處理器的問世遠遠的把AMD甩在了身後,而為了避免與AMD命名雷同,英特爾並沒有沿用之前586的叫法,而是採用全新的系列命名為奔騰。AMD則在長達4年的研發過程當中從來沒有贏過英特爾。
當然,所謂花無百日紅。1999年,AMD釋出K7構架處理器,也就是我們熟知的速龍系列,頻率從500MHz起,使用新的SocketA插口,而英特爾的奔騰處理器僅為7的成功讓AMD賺的盆滿缽滿,2000年AMD的淨銷售額達到了46億美元。隨便AMD乘勝追擊,繼續推出了K8架構處理器,K8最大的變化就是支援64位X86指令集。這種擴充套件技術後來成為了行業標準,擊敗了英特爾的64位架構。
事情到了這個時候,很多人的心思就開始活泛了。咦,這個AMD頭很鐵啊,如果能把英特爾掀翻在地,以後的日子可就很爽了。
說起來好笑的很,懷特系統的64位處理器Powerpc結構,全面吊打英特爾加AMD,奈何,如果說到市場佔有率,懷特系統就很悲催了,15%以下的成績,實在很難讓人滿意。
可如果收購了AMD呢?
臥槽,啥都不用幹,僅僅一個收購,英特爾就會變成二哥。
當然,這種傳言對於威廉懷特來說,更多隻是一個笑話。
“切,湯姆,你這是打算離我而去了?”
面對肥貓湯姆的疑惑,威廉懷特卻文不對題的回了這麼一句。當然,能夠被威廉懷特委以重任,腦瓜子也沒可能太脆。
是啊,怎麼可能是AMD呢,根據這兩家的具體情況來說,收購英特爾也好過AMD啊。
英特爾玩的是技術,AMD講究的是市場。孰優孰劣沒意思,這種東西沒有標準答案。更苦現下的情形看,AMD全線超越英特爾,根本就只是時間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