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別不信,看看特拉維夫是怎麼幹的?
甭管你逃去什麼地方,最終都會被找到且殺死,一次兩次或者沒什麼,如果次次都這樣,最終就是沒人敢惹了。
你讓拉燈選,這廝必定更恨特拉維夫。可就這麼一個絕世兇人,不也只是恨一下了事嗎?
因為他明白,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真要是把人逼急眼了,誰又是絕對無辜的。或者,人生下來就是有罪的,從生到死,這也不過是一個贖罪的過程。
“有種繼續說市場化,你最好把利率固定在15%以上,放心,市場必然不會出現什麼借貸需求,因為他們都完蛋了。
要我說,那隻閒不住的小手最好別亂動,你9這麼一上一下的,市場是很容易出火的,這很不好,強擼灰飛煙滅啊!”
噗嗤,巴菲特的一口氣沒憋住,櫻桃可樂直接從鼻子裡冒出來了。
看著狼狽竄進盥洗室的巴菲特,格林斯潘卻是笑不出來。儘管一群大鱷還算自律,可是呢,蜂擁而出的各種避險資金,根本就如同決堤的洪水一樣。
這個東東木有辦法的,全世界超過一半的資金都在華爾街,而這裡面的錢,機構只是一個持有者而已。貨幣基金,養老基金,以及各種明目的非盈利基金,這些錢或者不在意收益率,可它們的風險厭惡情緒極高。
而米國現在發生的這可怕一幕,顯然已經觸碰到了他們的敏感神經。那麼,這個時候你還不及時斬倉,難道還打算等開飯。
轉過頭來看,米國的網際網路泡沫,其實是有意識刺破的,一次又一次的抬高基準利率,降低通脹預期只是說說,給火熱的市場降降溫,這才是米聯儲的想法。
你們自己玩自己,米聯儲其實不在意。擊鼓傳花的遊戲,最終必定會停下的,時間或者有長有短,可這玩意不會持久,每一個市場參與者其實都明白。
可是啊,這是你自己的錢沒所謂,如果大家都去跟銀行拿錢,這日子可就活不下去了。打個比方,A打包一百萬賣給B,而這個B呢,經營一段時間後,一千萬賣給C。
到了C這裡,如果開始好好經營,這卻沒有什麼問題,別說你成功了會如何,這一千萬的借貸,經過證券化處理之後,銀行需要負擔的部分其實很低。
兩年後,C成功上市圈錢,然後大家都很開心,似乎沒有任何一個受害者。
可是呢,這裡有一個不爽的。在米聯儲看來,因為資金的成本太低,企業家總是喜歡盲目擴張。你經營好現在的企業不行嗎?怎麼又想著去收購D了,等你這幾個回合下來,企業沒經營幾天,負債卻在節節攀升。
最終,在米聯儲的強勢干涉下,網際網路的泡沫終於破滅了。接近20%的貸款利率,只要腦子在正常的範圍,就不會有什麼人跟銀行拿錢。
賺不到啊,除非你打算去販賣洗衣粉,否則沒可能的。能將毛利維持在20%以上,你就算一個有本事的CEO了。你如果將所有的利潤都交給銀行,就想問一句,這家公司開不開的吧,其實意思不是很大了。
額,貌似炒樓花也是這麼炒的啊?
是啊,只要控制得當,開發商其實風險的。實在不行你就自己買自己唄,等銀行的錢下來再做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