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對面這個傲嬌的混蛋,他確實有狂妄的資本。
輸了又如何,只要不是一直輸,誰又能奈何他不成。
別人實體轉虛擬,儘量降低重資產的配置。而他呢,很明顯,已經打算見好就收了。
你看,我都已經不賭了,怎麼可能還會輸。倒是你們這群老貨,最高還是悠著點,萬一被這廝逮住機會,放心,你們一定死的比豬慘。
這群混蛋的套路,威廉懷特依然明白。現在的市場情況不好,你推動次級貸款也沒卵用,根本沒有銀行敢下水。
那麼,先放鬆優質貸款的評級。讓一部分沒資格貸款的人,變成優質貸款。等到經濟有所回暖,到時候,也就可以進行下一步計劃了。
銀行只要吧錢貸出去,接下來就簡單了。由於米國的證券化非常徹底,這樣優質的貸款,最終又回變成債券,重新在銀行間流通。
經濟好,這是一個好主意。銀行實際掌握在手裡的錢,遠遠超出實際存款。
萬一……
那就抱著一起起唄,銀行倒黴,擔保公司倒黴。如果再嚴重一點,保險公司也要撲街。威廉懷特腹誹不已,你們這群混蛋,這是在紅果果的綁架花生頓啊。
貨幣濫發,就已經是一個災難了。米聯儲認為這還不夠,印刷出來的錢,要用點掉才叫好。如果你們都扔銀行裡,它要印這麼多錢幹嘛。
個人信用評級,好像也沒啥大不了的吧?有那麼誇張嗎?
之前說過了,米國是契約社會,也就是信用社會。知不知道,提高了這個評分,其實和某付寶芝麻評分一樣。
評分越高,你得到的信用等級就越高,可以拿到更低的貸款,還能拿到更多的錢。
你不買房子,難道你也不用信用卡。你應該這麼看,這就是在給所有人的錢包裡塞錢。
對於美帝的普通民眾來說,這尼瑪就是發工資啊,原本三千信用度,現在五千信用度,那麼,還不先把喜歡的那臺汽車買回來。
為了促進消費,格林斯潘也是拼了。威廉懷特甚至不難猜出,這個該死的方案,在米聯儲的內部,同樣存在爭議。
用一個必然爆發的危機,替換一個可能的危機。能夠想出這個餿主意的傢伙,也算是有本事的。
巴菲特離開了,雖然談的不算很成功,好歹也算搞清楚了這廝的態度。
不支援,不反對,或者說,大勢所趨之下,你想反對,也要有相應的實力才行啊。
“怎麼?想不通?”
“咳咳,老闆,這麼幹,懷特銀行會流失不少客戶的。
我們現在的信用卡使用者本就不多,如果沒有優惠措施,確實很難向客人解釋。”
“我何嘗不知,這件事,給我的感覺很不好。菲爾遜,如果發生嚴重通脹,現在的條件是不是又會收窄啊!
唉,最終還是會隨波逐流的,只要這群玩意下定決心,我也只能被迫接受。”
對於威廉懷特的謹慎,菲爾遜有些不以為然。你只要敢放鬆,我就敢加大貸款投入。這種東西,最後全部打包賣掉。
嘿嘿,就算發生系統性風險,那也是米聯儲和AIG的鍋。也不知道老闆矯情啥,實在有些莫名其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