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道指剛剛獲得的那個記錄告破。恒指這次似乎非常不給美帝民眾面子,也不顧及美帝民眾的感情,居然創造了一個33.33%的跌幅。
二十億港紙的救市資金,明顯就是杯水車薪。因為這一刻,所有人都希望拿回自己的血汗錢。
手裡拿著股票的,也就是七折或者六折拋售而已。手裡拿著股指期貨的,那就屬於撲街到死了。
最為讓人絕望的是,股指期貨的跌幅,遠大於股票的跌幅。暴跌1500點的結果就是,每張期指的賬面損失接近八萬。
接近十萬張期指沒有及時平倉,這就意味著,八十億的大坑需要有人來填。
擔保公司?
別玩笑,有一家算一家,全部需要捲鋪蓋跑路。這筆錢是一輩子都還不清的,你最好還是馬上宣佈破產。
事實上,港股確實存在泡沫,卻也沒有這麼離譜。從基本面說也好,從技術層面說也罷,現在的股價都是明顯的低估。
只不過,真的沒人買。
沒錯,如今的香江股市,似乎開啟了單機模式。這次倒下的富豪,數量可是非常龐大的。
相對而言,美帝投資證券還算冷靜,孤擲一注的人雖然有,數量卻也非常有限。香江這裡可就不一樣了,炒股票都不是很過癮了,很多人玩的是期指。
很多年以後,人們都搞不清楚,19號當天到底發生了什麼。成交量就算如何誇張,你也不需要用四天時間清理。
26日的記者招待會,自然就是一個修羅場了。
說起來,主持人也是腦子抽了,你讓誰提問不好,居然選擇了新聞集團旗下的報社。
一群專門玩標題的傢伙,自然怎麼刻薄怎麼來。他們可不怕什麼聯交所,別說什麼起訴了,你現在拿出小鋼炮人家都不怕。
趕走了土澳的記者,現場也沒有恢復平靜。證券市場是什麼地方,怎麼可以讓你們肆意而為?
中小股民的賬戶,沒有及時成交,這是不爭的事實。你們自說自話的集合成交,依據的到底是什麼標準?
“李超人,老李這次麻煩大了,有人這是要把他往死裡坑啊。”
“唉,太慘了,霍老大,現在說什麼都沒用了,還是讓老李退下來吧。”
“倒是你,不愧是超人,這麼大的風波下,居然還能謀利。”
“別玩笑了,霍老大,我是天生的膽小,自然就是想著獲利了結了,這一次純粹是屬於運氣。”
對於這貨的說法,霍老大是不以為然的,你小子既然不說實話,那也沒有必要逼迫,只是如今這個市場,到底需要怎麼處理。
一群頂級大佬都是茫然無措,升斗小民還有啥好說的。總之就是,如果手裡有股票,還是趕緊賣掉吧,萬一有一個不好,這些可就都是廢紙了。
不是記者要把矛頭指向聯交所,你這個裡面的貓膩實在太多了。鬼知道你執行的是什麼標準。
如今可是眾口一詞,你莫非還打算狡辯?
這件事撇開不論,股民對證券市場已經絕望。先是李超人為首的公司瘋狂圈錢一百多億,然後是假公濟私的暗箱操作。面對這樣一個市場,誰還會把自己的血汗錢扔進去?
於是乎,香江股市開啟了跌跌不休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