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懷特這次進入汽車行業,似乎不再是什麼小打小鬧。
只是這個時間點,怎麼看都是有些小尷尬的。飆升的日元匯率,並沒有打擊到腳盆的家電產業,也沒有影響他們的汽車工業。
所謂的廣場協議,似乎只是拉抬了進口產品的價格。
好吧,還打擊了民眾的錢包,如果你在銀行有存款的話。
米國的四大車企都不行,你一個拍電影的,是不是有些太狂妄了。
這麼低的利率?你這是要瘋?
有人迷惑,有人茫然,有人鄙夷不屑,就在這樣的氛圍下,五億美刀的債券居然宣佈售罄。
面對這個局面,別說吃瓜群眾了,就是威廉懷特本人都有些愕然。他其實不太介意發行失敗的,說穿了,他又不缺錢。
威廉懷特不知道的是,他在米國的口碑可能一般。卻在國際市場有極好的口碑,投資他公司的這些傢伙,幾乎人人賺的盆滿缽溢。
車企又如何?
賓利以前什麼情況?
現在呢?雖說還不是很賺錢吧,卻已經是一個響噹噹的汽車品牌了。這貨的價格,居然和勞斯萊斯齊平,要是產能跟得上,誰會懷疑他的盈利能力。
至於說底特律的那些專家。
好吧,那些國際資本是不予理會的,他們有自己的評估體系,怎麼會在乎那些傻子的瘋言瘋語。
這家特斯拉汽車集團,實在也是有些詭異。你丫的一家米國公司,居然在米國只有一個設計中心。
請問,你究竟是什麼國家的車企?
如果僅僅如此還就算了,米國的本土投行集體看低的情況下,國際資本卻蜂擁而至。他們甚至認為,這個金額有點少了,十億美刀似乎才比較合理。
當然,有這樣想法的機構,除了腳盆再無其它。沙漠土豪和歐洲銀行雖然高看一眼,卻也只是謹慎樂觀,絕對沒有腳盆人那麼激進。
“呵呵,難怪這傢伙不投資米國,這樣看起來,將來也未必會在紐約掛牌了。”
“應該就是這樣了,只是,這家公司到底算什麼?米國企業嗎?”
這個問題很多人都想知道,尤其是大量汽車工人失去工作的情況下。
只是,這些吃瓜群眾怎麼想,威廉懷特不在意。想讓他把工廠開在米國就是做夢,至於那些補貼,還是讓通用去享用吧。
就這樣,在各種各樣的質疑聲中,威廉懷特的汽車工業開始拉開序幕。
事情到了這裡,業內人士非常愕然。在他們看來,威廉懷特收購一家企業不就好了。歐洲也好,米國也罷,一堆的車企等待著拯救,價格也是非常經濟實惠。
重新打造一個品牌?
這傢伙是不是瘋了?
事實上,菲爾遜也建議收購,他們甚至找了很多個適合下手的目標。但是,威廉懷特卻不願意這麼幹,或者說,這些公司他都不太滿意。
汽車這個東西,在威廉懷特看來,又不是什麼高科技,息息相關的只是基礎工業。在這一點上,誰又能和日耳曼人比肩。
你把米國人的鋼鐵給賓士,他們造出來的汽車一樣垃圾。你設計的引擎再如何給力,氣缸活塞達不到要求,一樣還不是會趴窩。
威廉懷特玩的這套東西,後世也被廣泛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