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奇怪,上市公司都敢這麼幹,而且股東還沒有什麼意見。
每次老美大幅度減稅的時候,總有大筆資本回流,這幾乎就是一種慣例了,誰當老大都沒啥脾氣。
腳盆的經濟在起飛的前夜,他可不會放棄這個機會,除了明面上的這些資本,還必須有一些離岸公司。
暫時小打小鬧就好,時機只要成熟,馬上就可以大舉建倉。
“鈴木,催促一下印刷機械,讓他們儘快完成合約。這次我就不去了,等機器裝置就位再說。”
達爾文的印刷廠算是鳥槍換炮了,當地人也實在搞不懂,這麼多的機器要來有啥用?整個達爾文地區也用不了這些東西。
最後的難題就是運輸了,最廉價的無疑是船運,可惜速度有點慢。
週刊可是有時效性的,如果數量不大,當然可以走航空件,數量太多可就麻煩了,走航空件還不夠賠的。
暫時也沒有太好的辦法,到時候租用兩條快速運輸船好了。
他在米國還沒完成佈局,將來有個自己的報紙和雜誌,這些問題自然迎刃而解。
“還是錢不夠啊!”
不是某人矯情,雖然經濟非常糟糕,但是傳統紙媒卻活的不錯,電視行業甚至在逆勢上漲。
現在的傳媒娛樂行業成了香餑餑,似乎每個人都想施展一下,不但華爾街的資本蠢蠢欲動,歐洲和沙漠土豪也在積極介入。
理由也很簡單,賺錢效應而已,你威廉懷特也沒有三頭六臂,比你厲害的多的是,盧卡斯不就是現成的目標嗎?
對於這些變化,威廉懷特毫不在意,要是有這麼簡單就好了,盧卡斯這個老狐狸,怎麼可能讓別人佔便宜。
你去投資星球大戰試試,人家理你才奇怪,傻子都知道這部電影賺錢,老狐狸會有不知道的道理?
這麼多年下來,你見到好萊塢有幾部上億票房的電影?
撲街的有多少?
你就別提什麼上億票房了,能上大熒幕就不錯了,但凡票房過千萬的,都會默默的說聲上帝保佑,這絕對不是開玩笑的,真實寫照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