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有些誇張吧,但是大體上就是如此了,稅務局是有武裝力量的,還有自己的監獄,他們連總統都敢傳喚,你社團算什麼玩意?
艾迪墨菲對這個角色非常喜歡,雖然這貨沒啥文化,但是威廉懷特解釋的非常清楚,他需要的是反差,這種反差越強烈,這部電影就越成功。
拍警察學校的時候,這貨還有些懵懵懂懂,到了這部電影的時候,他已經完全理解了。
他現在明白了,那部電影為什麼賣座,這些強烈的反差才是觀眾的爽點,這會讓觀眾有強烈的代入感。
電影和小說成功與否,其實就是一個代入感的問題,代入感越強烈反響就越好。
歐美的動作片為啥比不上腳盆的?
歐美可全是俊男靚女啊!
這就是代入感了,腳盆的男主角怎麼猥瑣怎麼來,如果女主太醜,反而需要小鮮肉出演。
對於人性的把控,他們已經登峰造極了,喜歡這種型別片子的,宅男和摳腳大漢的比例最高,願意大把花錢的還有一些老傢伙,你為了讓他們有代入感,當然需要這種型別的男主角了。
比佛利警探其實就是槍戰加破案,劇情老套情節垃圾,成功的地方就在於,他把一頭野狼扔進了羊群裡。
難度其實就是主角,你讓史泰龍來演,他絕對會把這個變成洛杉磯版本的第一滴血。
場面火爆是可以,你也不能胡編亂造啊。
洛杉磯也算倒黴,看過美劇24小時後,很多人就把這裡當成罪犯的樂園了。
這裡的治安情況,再米國絕對屬於非常不錯的地方,可惜這裡是好萊塢,槍戰飛車什麼的都落到了洛杉磯的頭上。
底特律和芝加哥才是最亂的地方,比較奇怪的是,休斯頓的治安非常不錯。
老實說,這是非常奇葩的一件事,休斯頓的持槍率是米國最高的大城市,這裡的治安卻不錯,沒有出現子彈橫飛的場面。
這個社會畢竟好人多,休斯頓的情況就是這樣,好人全他喵的有槍,壞人還是低調一點比較好。
這裡可是有記錄的,一個七十歲的老太太,直接用.38轟趴下四個匪徒,其中兩人受傷。
休斯頓的匪徒撿軟柿子捏,沒想到一樣搞不定,差點就見了上帝,如果真這麼死了,那可真是悲劇了。
每次有人說控槍,總有人拿德州說事,道理不能說沒有,只是這樣說,還是有些牽強的。
德州是有歷史原因的,他們對待槍支也是非常嚴肅的,這只是一種工具罷了,郊區的農場現在都有狼群的,你沒槍只能待在城市裡。
架空過來的這部比佛利警探,減少的不必要的暴力場面,情節的設計也更加合理。
原版時空的沒解釋清楚,為啥這貨需要從底特律來到洛杉磯,朋友被殺顯然非常牽強,那裡有可能跨區域破案的,這些就是FBI的工作了。
所謂的聯邦探員就是幹這個的,老美每個州的法律都不一樣,跨區域犯罪或者觸犯聯邦法律他們就會介入,你又是殺人又是跨區域,顯然需要FBI的介入,這個槽點必須修改,否則續集沒辦法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