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連收到行星羅蒙發來的訊號,徐加偉決定跟他們試著聯絡一下,林姍姍問他發什麼內容,徐加偉說:“發一條中性的、試探性的內容,看看能否溝通。就說‘羅蒙在哪’吧,大家說好不好?”
“沒意見。”大家一致回答。
林姍姍就將這條四個字的資訊用漢字發了過去,看看對方有什麼反應。很快的,對方有迴音了,大家都非常興奮,第一次和外星人直接溝通,不知道他們能否看懂漢字。林姍姍破譯出來了,她說:“大意是終於有金陽系外的文明聯絡我們了,很高興,但看不懂。他們理解不了漢字,我再用電波文聯絡,看看有什麼反應。”
過了一會,資訊回來了,林姍姍說,他們的意思還看不懂,說既然我們能換一種方法發出,叫我們再換一種語言試試。“那我就模仿他們的試試吧。”
“你會羅蒙人的訊號?”楊奇好奇的說。
“看了他們的幾次訊號,稍微悟出了一點,可以一試。”林姍姍笑著說。
徐加偉說:“姍姍同學對這方面研究是很有成就的,不管多麼複雜,只要多看幾遍就能學會。”
“你們的團隊真是藏龍臥虎。”楊奇說。
“不敢。”
這次的資訊溝通出奇的順利,對方不但能看懂,還發過來一份方點陣圖,告訴他們的具體位置,周邊有哪些星系。看著這份圖,比對了一下磁場儀給出的方向,徐加偉很快的找到了羅蒙的具體位置。
徐加偉一陣興奮,立即報告沈威教授,表示準備去一趟羅蒙,並且說他們需要我們,我們也需要他們,這樣不但可以瞭解到羅蒙以及金陽系的情況,還可以瞭解到銀河系中心地帶的具體情況,因為他們就處於中心地帶,可以掌握很多的、我們研究了千年也研究不出的、並且以後也未必能研究出的情況。這一趟下去的價值不可估量,他們準備時刻把看到的、聽到的情況向教授直播,這樣即使他們回不來了,地球上的人也能瞭解到銀河系中心的第一手非常珍貴的內容。
沈威教授沉吟了好一會,說:“這次下去不同於當時的2號行星,羅蒙有明確的高階生命存在,你們要充分估計風險,下去之前就要把撤離通道準備好,不能離開飛船太遠,只要發現點滴的不安全因素就果斷撤離,不允許有一絲猶豫,千萬不能讓他們靠近飛船。再強調一遍,在下去之前必須對整個行星進行一次掃描,全方位的觀察,在沒有做好撤離預案的情況下堅決不允許下去。”
“明白。”
徐加偉和教授互動結束後,對大家說:“你們都聽到教授的表態了吧?教授同意我們下去考察,但對我們提了一些要求,教授十分關心我們的安全,現在我們要做的事有兩件,一,跟羅蒙保持聯絡,儘可能的多瞭解一些情況,為我們下去後的溝通,做一些準備工作。這項工作主要由林姍姍來做;二,制定一份詳盡的撤離預案。”
幾天後,飛船很順利的按照羅蒙發來的方點陣圖,到了金陽系附近了,整個金陽系很清晰的顯示在螢幕上,資料也同步計算出來了,金陽是一顆和太陽年齡相當的恆星,質量比太陽大兩倍,整個金陽系也比太陽系至少大兩倍,非常明顯的大行星有10顆,羅蒙處於中間的位置。
徐加偉決定,按照教授的意見,先對羅蒙進行全方位的觀察,不急於降落。羅蒙的磁場特別強,如果飛船是一艘鐵質材料的話,在十萬米高空也會瞬間將它吸到地面,並且會被牢牢的吸住再怎麼努力也離不開。羅蒙是一顆類地行星,質量比地球大三倍,上面基本上是平原,大氣層含氧量約為地球的八分之一,發現地面上有液態水流動,是不是和地球上一樣的水在高空難以確定,等降到地面上才能檢測,沒有高山,沒有海洋。
飛船在圍繞羅蒙飛行的過程中,林姍姍和對方保持著資訊溝通,但沒有說明自己已經到達羅蒙上空,對方沒有這方面的反應,說明他們沒有發現飛船。徐加偉決定接近地面試探一下,他們把飛船下降到離地面1000米的地方,懸空停留一會,既是試探羅蒙智慧生命的反應,又是觀察地形地貌,選擇合適的降落點。
作為生物專家,楊奇的興趣點在地面上,他很興奮地說:“看到這裡像似回到地球了。”
“你發現了什麼?”羅東方問。
羅東方很好奇,在1000米的空中俯瞰羅蒙,一片平坦的金黃,怎麼看都是外星球,楊奇卻說自己好像回到了地球,這裡跟地球的哪一塊地方相似?
楊奇說:“你看下面不是有植物、有水、有建築物嗎?”
“沒有啊,我看上去都是一樣的金黃,平平坦坦的,一望無際。”羅東方說。
“植物很矮,建築物也十分低矮,你仔細看會看得出來的。”楊奇說。
徐加偉問林姍姍,羅蒙有什麼反應,已經下到這麼低的地方了。林姍姍說他們還是沒有發現我們。徐加偉說可能是因為羅蒙太大了,我們現在的位置跟他們監測的位置距離很遠,或者是正好處於另一面,所以看不到。
“下面好像很安靜,這個區域應該沒有人。”馬彪說,“隊長我們要不要下去走一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