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長老們而言,顧雲最好的結局便是與神族同歸於盡,屆時他們便能取代神族的地位,成為“第三任”統治者。
遺憾的是顧雲不但沒有在決戰中陣亡,而且還率領部隊凱旋而歸,這不得不讓他們採取退而求其次的手段,尋求與天災之間的合作,他們很清楚,一旦“送”走了顧雲,便相當於主動放棄了對抗神國的王牌,他們必須在此之前找到更可靠的盟友。
“所以,被關押在海底監獄最底層的囚犯們便成為了最好的合作物件。”
“我打斷你一下。”
顧雲罕見地情緒低落,“你的意思是說,他們寧願找從來沒見過面的天災當盟友,也要把我趕出村子?”
突如其來的真相打了他一個措手不及,他真的有這麼差勁嗎?
“恰恰相反,他們這麼做的原因,是因為你當時的名望已經高過了他們,而且你對待‘神族’的態度讓他們非常不滿。”
那是一場乾脆利落的勝仗,神族所有叫得上的名號強者幾乎都被顧雲打了個遍,就連審判長也不例外。
那一戰可以說讓神族丟盡了顏面,同時在內心深處對顧雲產生了深深的恐懼,“但是,你卻並沒有像他們期待的那樣,對他們斬盡殺絕。”
“那是因為他們投降了。”
顧雲自然記得戰爭勝利的那一天,審判長在族人們眾目睽睽之下,在他的面前,簽訂了由他的副官草擬的戰敗條約。
當筆尖落下的那一刻,已經宣告了戰爭的結束,考慮到部隊裡已經有許多人有好幾年沒有回過村子,顧雲便果斷地率人回家了。
“這就是你和他們的不同,你所在乎的,只是輸贏。”
至於這場戰爭會給大陸格局帶來怎樣的變化,他們接下來能從神族手裡撈到什麼好處都不在顧雲的考慮範圍。
“那又如何?”
“你回到村子之後,長老們給你提的建議是不是被你一一否決了?”
比如說趁神族衰弱時將其一網打盡。
比如說將北國的所有疆土納入他們的統治之下。
又比如與南方各個部族簽訂條約,如有人反抗,就率領部隊踏平他們的不足。
“我當然拒絕了。”
顧雲當然也記得自己回到村子之後的某天傍晚,三長老和他在村長家裡大吵了一架,“這麼做的話,豈不是和神族一樣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