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十一章 (1 / 2)

老人守候的時間太長了,半截身子骨早已埋入了黃土內,再生之年又有多少盼頭等待自己的兒女們歸來。

三人一起相互扶著回到家中,吃過晚飯,老人細說著這些年當中發生的事情,如數家珍一樣娓娓道來。

儘管外婆年齡大了,但是腦袋異常清醒,小賣部的買賣從未有過間斷,哪個人在這佘過一包煙,老人都記得很清楚。

阿飛望著家裡的一切,彷彿和五年前沒有太大變化,只是淡淡的披了一層灰塵。

老人把家裡收拾的很好,在後屋的床單被套全部都換了新的。說了很久,老人起身走向了後屋,開啟蓋從木箱深處掏出了一本褶皺的存摺,她說是這些年的賬目,都委託別人在鎮上銀行存了起來,讓阿飛母親看一看也放心。

母親沒有說話,接過存摺翻了兩頁,久違的別離在阿飛看來終於決堤。

母親和孩子一樣嚎嚎大哭了起來,彷彿是洗盡在外五年的委屈和心酸。

阿飛第一次看見母親這樣,在他心中母親很堅強。這一次,對著她自己的的母親確實再也把持不住。

那一晚,阿飛在邊上睡得很香,他獨自蓋了一層薄薄的被單。母親和外婆則睡在了一起,阿飛在睡夢中也能夠聽見她兩小聲嘀咕的對話,一直到早上好像才安靜下來。

老家是在一個小鎮上,前後都是軍工業製造基地,這個鎮在後面便有一條長長的鐵路,鐵路兩邊是他們賴以為生的田地,鐵路灌輸著兩頭軍工業產品的運送。

一個是製造零件,另一頭便是組裝使用。對這個小鎮來講,他們未給帶來什麼收入,也僅僅是在位置上提供了些許方便。

兩頭的製造工廠是國有企業單位,裡邊的工人都是朝九晚五作息,雖然每天都會有企業專門運送的大巴在十字路口經過,但卻沒有工人下車來停留注視,生活在小鎮的人,對那些工廠的工人,投去的都是些嚮往的眼神。

一樣水孕育百樣人。這麼多年日子不變依久在過著。鎮上的早晨格外安靜,沒有了汽車的喧鳴,也沒有任何的工廠噪音,推開門板都是別家煙囪裡燒火做飯冒出的青煙,早上打牌喝酒的還沒有來到。

那個時候的小鎮上沒有任何的樓房,整個街道都是上個世紀平誇的農房,黑色磚瓦黃色泥牆。

一條坑窪的水泥路,沿繞著小鎮的街道。街頭另外一邊便是主幹車站路口,早晨傍晚都有大巴載著工人們路過。

街上有很多人用扁擔挑著籮筐,他們是從鐵路那邊來的,叫賣著一些農作物,換著一些鋁製的瓢盆,和其他的主家在聊著些事情,也有一些在酒館門口的長凳上啃著自己懷揣的饃饃。

這一切在阿飛看來太熟悉不過了,他的整個童年生活都是在這個小鎮上度過的,。

故鄉那個我們魂牽夢繞的地方,一切都是久違的重逢。從早晨到黃昏,阿飛一直和母親在一起。

把家裡很多衛生都做了打掃。順便去了外婆原來家裡,把一些東西都搬了過去。

母親開始計劃將這塊地皮上的房子拆掉,準備蓋一間4層的樓房。從阿飛親戚那裡,找來了包工頭商議就開始了。

拆房子前外婆特意去找街道上的算命先生,請了黃道吉日。那天諸事皆宜,很多家裡人和左鄰右舍的都過來在幫忙,只是這塊地皮拆完後小的可憐,最多也只有兩間不大的門面房。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