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亭中有一個不知道什麼時候到來的書生,每天都坐在亭中。
每個見到書生的人書生都會給他們講一個故事。
這個故事就是:
衛國,有座都城名為長留,長留城有位公主也名為長留。長留城的長留公主最愛奏胡笳,而長留城的蘇長留最愛長留公主。
宋國有位將軍叫林闌,曾軍臨衛國,三十士卒逼得陳國讓出三百里。後封國姓,名為宋臨瀾。
宋臨瀾而立之年,宋、衛兩國再度交鋒。宋君拜宋臨瀾為帥,欲屠長留。宋臨瀾也不負眾望,率領宋國鐵騎,揮師殺至長留城。
素聞宋臨瀾鐵血,殺伐果決,長留城守將拒戰避之,數攻無果。
宋臨瀾提劍大喝:“長留小兒,苟且如斯!且讓長留公主為吾宋軍大奏胡笳,以歌功績!”
長留守將大怒,單槍匹馬欲斬宋臨瀾於馬下。但長留公主抱羊骨悲笳而出,一曲退千軍,終垂青史。
只有長留城守將蘇長留知道,長留公主未退宋國千軍,僅僅只退了宋臨瀾一人。
但終究退了宋軍,保了長留,長留城從此也不再需要蘇長留,只需要長留公主長留。
過了幾年,傳聞宋臨瀾戰死,宋國再討長留。
今日所來之人,乃一小將。無人與之相識,一杆銀槍縱橫披靡,挑翻衛國無數將士。
胯下戰馬一蹄踏開長留城門,卻再未見長留公主羊骨悲笳,一人退千軍。
宋國小將提槍而立,宋軍見城門已破,紛紛湧了進去,半個時辰屠了長留。
宋國小將槍挑長留將士頭顱,在長留築了京觀。此役慘烈之至,衛國史官稱其為長京之役,載入衛史,供萬世後人謹記。
談及此役宋國小將,時人皆恐,卻無人知其姓名,故稱其為宋長留。
再後來,沒有了衛國,沒有了宋國,有了大周又沒了大周。
正如衛國滅了的那天沒見到長留公主一樣,宋國都城淪陷之時也未曾見得宋臨瀾和宋長留。
只不過誰都不知道的是長留城有一個長留守將名為蘇長留,後來改了一個名字叫宋長留。
最後的最後長留城沒有長留公主長留,只剩下蘇長留送走了長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