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荷花坐在炕上,手裡端著碗,一邊吃飯一邊聽著旁邊的對話。心不在焉。
今天中午炒的野菜多一些,孩子們能多夾幾口,兩個嫂子為此十分開心。旁人不知道,它們家這幾日,為了能省一點糧食,熬的粥一天比一天稀,眼下,若是仔細看都可以照鏡子了。
它們大人餓一會沒什麼,小孩子不經餓,每次餓肚子又不能吃飽飯的時候,孩子們就要餓的熬熬直哭。
兩個老人嘴上說著一碗水端平,私底下卻經常給宋荷花開小灶。
別以為兩個老的不說,它們就不知道了。
要是宋荷花真的沒有開小灶,為什麼它們一個個餓的面黃肌瘦,只有他,整天這麼吃,不但不瘦,臉色還比以前都好。
這裡面要是沒有貓膩,說出去誰會相信?
“荷花,是不是沒吃飽,你等著,娘去給你拿個菜餅子。”
菜餅子是昨天蒸的,其實這個東西不費糧食,多做一點家裡也能承受。但是家裡人多,一頓就能吃一大鍋。
野菜不要銀子,可是裡面摻的粗糧要啊,聽說眼下鎮上粗糧一斤都要七十文了,這一天天的,哪裡是在吃飯,簡直是在吃銀子,吃他的肉啊。
所以,村長媳婦不讓大家吃飽,每頓飯都是他來發,一人兩個,吃不飽也沒了。
昨天的菜餅子還剩下一些,村長媳婦本來打算晚上拿出來吃的,現在見宋荷花胃口不好,立刻心疼了。
不等宋荷花開口,急匆匆去了廚房。
兩個媳婦本來就對宋荷花有意見,見狀,立刻不幹了。
當著宋荷花的面不陰不陽的說道,“娘可真是偏心,親孫子也沒見他這麼心疼,反而把外人看的比眼珠子還親”
兩個兒子誰都不說話,低著頭快速扒拉著碗裡的清湯。
宋荷花可不慣著兩個嫂子,她們拐著彎的說他,她直接懟回去,“嫂子剛才當著孃的面怎麼不這麼說,不過沒關係,等下娘就回來 ,到時候,你可以把你的不滿重新說一遍。”
聞言,兩人立刻不說話了。
它們可不是婆婆的對手,而去每一次吵架,家裡的男人也不向著他們,鬧到最後,倒黴的還是它們。
一次兩次之後,它們可不會再傻呵呵地和宋荷花作對了。
不過,不高興的時候,該發洩還是要發洩的。
這邊的動靜不小,幾個人都在一個屋子,芳嬸她們想聽不到都難。
眼下,村長的臉色著實精彩,卻又不好當著外人的面訓斥著兩個沒有眼色的兒媳婦。
只能將心裡的不滿壓下,繼續剛才的話題。
“你們沒有證據,又不知道是誰做的,這麼做,怕是也沒什麼效果。”
宋叔把菸斗反過來敲打兩下,將裡面的灰敲出來後重新點上後,慢慢抬起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