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州欒城,昔日光明教眾中蕭靈最得意的門徒韓山童的家鄉Boss有令,寵妻無度。在這附近的人們最近都開始信奉光明聖教,拜祭大明尊王。這都源於從遠處回來的韓山童,一名身負奇異本領的修士的傳教之功。
韓山童從下了光明山後,便回到了自己老家。在這裡一邊種田,一邊向身邊的人傳授光明教教義,傳授蕭靈所授的光明心法。
這韓山童宣教極有講究,他先將光明教義與當地流傳比較廣的白蓮教教義結合在一起。藉助著白蓮教的影響一步步將光明教義宣傳開來,外來的和尚好唸經,韓山童帶來的新東西很容易便被當地百姓接受下來。因韓山童掌握的一套光明教教義甚為完整合理,又甚合民眾心理,這光明教信仰很快就在附近民眾中生枝長葉。
韓山童白日忙農活,每到夜間便流轉各地,開經授藝。韓山童在一邊講授教義之理的同時,也倚仗著一身聚流境界的修為表演出諸般絕技本領。使得聽其宣教,見其本領的村民百姓對其崇拜不已。又加平日這韓山童,樂於助人,好打抱不平。一身本領,做的都是懲惡揚善之事。一時,附近關於韓山童的傳言四起。皆傳他為在世神仙,活佛明尊。
隨韓山童的名聲傳開,其宣講的教義也漸漸深入人心。慕名前來學師問道者更是絡繹不絕。這韓山童對前來拜訪求奔者都是盛禮相待,對虛心求教者,韓山童收為門徒,授以完整的教義和修煉心法,並給以講解和指這韓山童對所收門徒卻不以師徒相稱,而是以兄弟相待。對外齊稱為光明教徒,聽明尊使者之令。
韓山童在不長的時間裡,便在其家鄉將光明教義傳楊下去,並發展了光明教徒一百多人。這一百多光明教眾對周圍百姓的影響極大,將光明教教義在民間不斷擴散開來。
陸搖帶著明尊使者之令,一路往北而來。這陸搖按著蕭靈的吩咐,直奔趙州欒城尋找韓山童。沿途趕路,陸搖雖不覺疲累,但只顧奔襲趕路,陸搖卻覺得太過無聊寂寞。此刻陸搖本領大漲,心中自信滿滿,一路走來,遇有看不順眼之事,便要插手一管。這一來,沿途免不了生了很多是非,經歷不少打鬥。當然,結果都是在陸搖強悍的武力下得到解決。
這陸搖沿途,也沒忘記當年的老本行,行那俠盜之事。對於盜搶這一勾當,陸搖心中總有一股奇特的衝動,這種衝動讓他對偷盜有著一股瘋狂之勁。遇到那種為富不仁之人,無良商家又或是貪官汙吏之輩。陸搖便必要大展身手一番,將這些人家裡的倉庫財物搬空,而後將所取財物分灑給窮苦百姓。那被偷者痛失財物的難受,以及那窮苦百姓得到金銀時的興奮喜悅,使得陸搖心中極爽。
陸搖的這些行為,使得他俠盜之名再次遠傳。陸搖很享受被人稱為俠盜的感覺。他喜歡做這樣的盜賊,他心中認定他這一輩子就要做這樣的一個小偷,一個被很多人稱讚的小偷。
當陸搖走入趙州地界時,便在百姓談論聲中常常聽到韓山童之名,光明教之事。陸搖來到欒城,稍一打聽,便得知了韓山童的住處。
陸搖按照村民指點到達韓山童住的地方一處農宅,一半磚瓦一半草木的一幢房子。陸搖到達的時間為下午,這農宅之外已聚得有幾十號人員。這些圍聚在農宅外的人員中,有衣著華服錦布之人,有身穿粗布麻衣,腳踏草鞋之人。這些人聚在一起,彼此談論著話語,皆嘴中言辭不絕,不分貧賤地論在一起,遠遠看去,倒也甚為和諧。
陸搖見得這些人擋了自己的路,便嚷著喊道:“大家別擋了道,在下有事需找那韓山童。”
眾人聽得陸搖一喊,皆回頭望來。一名站在陸搖近處的老者對著陸搖一笑道:“這位小兄弟,敢情也是來向韓尊者討教問題來的。”
陸搖聞言一笑道:“沒錯,我是有事要找韓山童的。”陸搖當日在遼厲山寨時,乃山寨之主,當時這韓山童只是其手中的一個小嘍囉。此刻聞聽得這老者稱其為韓尊者。對這稱呼,陸搖可不習慣使用。
那老者聞言答道:“小兄弟,有所不知。韓尊者這時還在田間耕作,要到傍晚時分才會回來。到得夜間時,韓尊者會給我們講授教義。小兄弟,要找韓尊者,在這等著就是。我們這些人也都是等著晚上聽韓尊者傳授大義的。”
陸搖聞聽老者所言,一時對這韓山童心中好奇。他這一路走來,聽得人人口中對這韓山童是讚不絕口,沿途聽得尊者,活神仙,活菩薩等諸多稱呼說這韓山童。他以為這韓山童在這邊一定時開了山門,設了廟宇,殿堂,才會有這麼多人傳贊他。可此刻到得這住處,卻是那麼樣的一處農宅,此時又聽聞這韓山童在幹農活。陸搖心中已是大嘆驚奇了。
此時距離夜間尚早,讓陸搖在這等到天黑,他可沒這麼好的耐心。陸搖當即眉頭一皺道:“這韓山童在哪裡耕作,我們去那找他不就可以了嗎!不必在此等候。”
陸搖一開口便說出韓山童的大名,這使得人群中許多人都向他注目而來,眼神中傳出不滿。陸搖見了,便當做沒見到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