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週的時間,這群大孩子和山裡的小朋友們相處融洽,謙遜的態度也給三里五村的鄉親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時間慢慢滑向最後一天,班主任組織三隊人員進行成果分享交流會,說是為了更好地總結以便於以最佳狀態進行答辯。
交流會安排在了小學的教室裡。
“孫晨,你先說說學習方面的情況吧。”說完,班主任把講臺留給了孫晨。
“這幾天,我們給每個班級準備了不同的課程,而且根據他們的學習情況進行了一對一的輔導,這是我們的課程表。”孫晨拿出一張畫滿了表格的紙,每一個課程都有直接的負責人。
“我們組有兩位同學在學校裡就在兼職做家教,他們更加有經驗一些。我覺得這裡缺的不是渴望學習的孩子,而是能夠帶給他們足夠支撐的家庭條件。”他說完後,直接請了本組的成員上來分享。
“他們真的很好學,求知慾很強。”
“我帶他們上體育課,踢足球,打籃球,我好久沒有見到笑得那麼燦爛的臉龐了。”
“說實話,他們的底子確實差了些,但是好學是真的。如果能夠有些好的老師在這裡,我相信他們肯定沒問題。”
……
調研的兩個組主要講了留守老人的狀況,還有周邊村子的風土人情。
到了自由發言的環節,謝雨走上臺:“說到學習,我們走訪了很多人家,幾乎沒有看到靠著讀書改變命運的人。”
“前兩天,我們正好遇到一個年齡和我們相仿的男生。他說上高中和大學需要一筆很大的費用,一般人家承受不了。”
他告訴我目前唯一一個高考考了好成績的是孫晨。他的父母為了供他和弟弟上學,在外邊打工捨不得回家。
孫晨也在弟弟上學的事情上付出了很多,這讓我真的很驚訝!
我們都是家裡的寶貝,他們同樣也是。並不是他們不想讀書,是經濟條件限制了他們。
“說真的,我好想去趟孫晨的老家孫家坳。想去看一看他的生活環境。”
她在上面說,下面人的眼睛卻都集中在孫晨身上,只有沈楓默默地看著謝雨。
孫晨的表情不太自然,有種苦口難言的意味在,他未置可否。
他們在講的時候,校長也在後面聽著,講到孫晨,他用極為苦澀的眼神看了看,突然閉上眼睛流下了眼淚。
班主任並沒有看到這一切,他走過去和孫晨簡單的溝通了下,對著同學們搖了搖頭,此事就此作罷。
回程的車,在天亮的時候就等在了路口。
校長和村長直接幫同學們拿了行李,等他們都上了車,發現遠處的路上跑過來一群孩子,邊跑邊揮手邊喊。
他們特意沒有告訴孩子們離開的時間,因為面對這些期盼的眼睛,安排自己控制不住。
“開車吧,我怕等會兒見到他們我會忍不住留下。”不知道誰對著司機說了一句。
司機發動汽車,緩慢前行。孩子們跑到校長身邊,邊揮手邊流淚,而此時的車裡也是哭成了一片。
孫晨閉著眼睛,細小的淚水滑落,沈楓看得真切,但無言相勸。
經歷了一夜的火車,沈楓他們回到了學校。
班主任安排孫晨和班長負責準備答辯的報告和PPT,其他人進行輔助。
這讓沈楓一下子就放鬆了,他給大老鼠發資訊,告訴他自己已經回來了,讓他準備好片源,以解修身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