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遇到問題,就去請教,比看著書學更容易太多了。
餘一水早早就開始練拳了,不過他資質確實不太好,半年還沒能開啟第一張弓。
陳希象特地給他寫了一張新的藥方,讓他在惡虎樁的其中十八個動作上的功夫下的再多些,最晚半年,應該就能開啟手臂上的第一條大筋了,摸到勁力的感覺。
餘一水如獲至寶。
他得了藥方和指點,也不著急回山,就在這邊住下了。
接下來這幾天,所有徒弟都能看到了師父在練一種新的東西。
那是手拿一杆大槍,腳下放著一個水盆,圍繞著其走路,伴隨著大槍一抖一抖,陳希象渾身毛孔都舒張開來,一腳一腳踩得場館地面轟隆發響。
呼!!
呼呼!!
伴隨著大杆的抽、挑、翻、卷……
嗚嗚嗚~~
陳希象四周的空氣都被抽爆了。
抖大杆!
這是易筋之後易骨的練法。
陳希象全身易筋大成,已經能打出明勁。
接下來就是骨頭上的功夫了,待到全身骨頭都重了起來,易骨大成,便可筋骨齊鳴打出“暗勁”了。
他現在這個練法包含了八極中的“抖大杆”和形意中“龍形搜骨”的奧妙。
三米長的白橡大杆,只握住尾端一尺,考驗的是臂力。
龍形搜骨是步伐,練的是腿。
但其實這都是“練骨頭”的功夫,要把骨頭練沉。
想發暗勁,得練到“骨沉肉鬆”的境界。
所謂的骨沉,其實就是“骨骼密度”的增強。
當體積一定時,密度越高,質量越大。
銀背大猩猩的骨骼密度是人類的五倍。
人類先天沒有這樣的骨骼,但卻可以透過內家拳術的秘法來服藥進補,再加上常年修煉,達到類似的層次。
至於“肉鬆”,是指人身的肌肉,要練得如脫骨扒雞那樣,一用力,就從骨頭上滑下來了。
肌肉越松,所能發出的力量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