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北風長歌第一部大風起兮> 第14回 道明離奉福寺,法正終圓寂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4回 道明離奉福寺,法正終圓寂 (1 / 3)

而在千里以外的南京析津府幽都府奉福寺佛塔,蕭奉先奉皇上的旨意,帶著一些士兵,正在督辦工程。

十幾座佛堂大殿,紅磚綠瓦,宏偉異常,又有百餘座屋舍,井然有序的分佈在大殿的周圍,在大殿的前方,一尊高足有2米的半個佛像矗立在哪裡,上面還有一半並沒有修完,只有大佛的下半身,卻也認不出是哪位佛祖,但是卻也是富麗堂皇,金光閃閃。

此寺院可是在遼國大大有名,四十多年前,一位名為法正的出家人來到此地,覺得此地風水極佳,就在此修建了一座寺院,最初寺院及其簡陋,只有區區的兩間茅草房,但是這位法正大師乃是得道高僧,卻也怡然自得。

這位大師,還精通醫術,免費為當地百姓看病,救治了不少的百姓,在民間漸漸有了名氣,也有了香火,而此這位大師生活簡樸,有一年當地大旱,百姓民不聊生,這位法正大師將幾年來積攢的準備重修寺廟的香火錢拿出救濟百姓。

遼聖宗知道此事,深為感動,親自前往,卻見此寺院僅有兩間茅草屋,設施簡陋,佛像損壞。

遼聖宗十分驚訝,問法正道:“什麼讓佛祖居住於如此簡陋的房屋?為什麼將建寺院的錢拿出救濟百姓?”

法正說道:“佛祖絕對不會因為寺院的簡陋而嫌棄,佛祖只會因為人心不善而嫌棄。”

聖宗十分滿意,賜名為奉福寺佛塔,並出資建立。

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奉福寺佛塔逐漸變得今天的宏偉景象。

門外有一條小溪,上面卻結了一層薄薄的薄冰。一個面相英俊憨厚、身材瘦弱的和尚正在打著水,此人身著樸素的僧衣,上面還打了幾個補丁,打水時,有些笨拙,不少的水都濺在了他的僧衣上,瘦弱的肩膀扛著兩大桶水,有些搖晃,步履蹣跚,但他面容堅定,一步一步的咬牙走回寺廟,這人名為道明,乃是這寺院的和尚。

而與此同時,奉福寺大殿內,蕭奉先與一位中年和尚交談著,這和尚身材矮小,肥胖,身著華麗的道袍,十分整潔,滿臉笑意,眼珠滴溜亂轉,透漏出精明與狡詐。

蕭奉先恭敬的說道:“道遠大師,不知道法正大師是否還在?”

那叫道遠的和尚突然神情痛苦,眼中竟生出幾滴淚水來,嘆了一口氣,悲痛的說道:“我師傅雲遊四方,早已不知所蹤,我也幾年未見我的師傅了。”

蕭奉先點了點頭,笑著說道:“大師果然是得道高僧,重情重義,在下也是十分景仰。”

蕭奉先隨後說道:“道遠大師,這次我們修繕寺院,共花費5萬兩白銀,這是剩下的5萬兩白銀,就當給大師的香火錢吧。”說著一抬手,後面計程車兵將一箱箱白花花的白銀運了上來。

道遠看到那一箱箱白銀,眼睛眯成了一條縫,臉上滿是笑意,嚥了咽口水,卻故作不好意思的說道:”蕭大人,一路辛苦,我看拿出三萬兩給蕭大人和您的手下買下酒肉,你看如何?”

蕭奉先也笑了笑,說道:“道遠大師有心了,那我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兩人互相對視,都是哈哈大笑起來。

“大師還有什麼其他的事情嗎?”蕭奉先客氣的說道:

道遠笑了笑,說道:“沒什麼事情了。”

蕭奉先說道:“那我就告辭了。”

待到士兵都撤走了,道遠身後的一個高個的和尚,此人乃是道遠的得意門生,名為慧明。他有些諂媚的向道遠說道:“師父,您這次又弄了怎麼多錢。”

道遠笑了笑,說道:“那都是皇上的恩賜。”

隨後小聲對道遠說道:“把這些銀兩,都給我好好藏起來,不要讓別人看見,然後咱們拿出一些,到山下的南京析津府,快活快活。”

那後面的年輕的高個和尚聽到這話,喜出望外,一臉諂媚的說道:“還是師傅英明。”

道遠笑了笑,走出來大殿。‘

隨後,看了看周圍還在發冷突然變了臉色,說道:“你們還愣著幹什麼,還不趕緊搬東西,快。”

後面的和尚趕忙去搬運銀兩。

大殿外,剛剛抬完水,身上滿是水漬,有些氣喘吁吁的道明突然聽到後面傳來了一個蒼老的聲音:“是道明嗎?”

道明回頭望去,只見一個身著破布僧袍,手持木魚的老和尚出現在面前,這老和尚花發皆白,滿臉的皺紋,卻是是很慈祥,笑著看著道明。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