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皇點點頭,這才恩准。
隨後,蕭銳離開皇宮,讓李元芳、典韋、養由基、伍戰法準備,並帶十位鐵龍騎精銳,十餘人準備好後分批出城,在城外集合,然後前往宣州。
當天傍晚來到江城府暫歇,次日早上繼續趕路,晌午之前來到了宣州府。
一行人沒有進城,而是直接前往張良定居的地方,青巖山。
青巖山山勢俊秀,順著羊腸小道進入山中,曲曲回回間,在一處山谷中有一處茅舍。
茅舍旁有山泉水匯聚而下的湖泊,反射陽光,熠熠生輝。雖是冬季,但茅舍旁青蔥翠竹,平添了一抹綠色。
蕭銳下馬,步行走向茅舍。此時茅舍外的小道上,一位書童模樣的少年站在這裡等候,看到蕭銳走來,趕忙問詢:“可是蕭公子?”
蕭銳點點頭,道:“我是,你是張先生的書童?”
少年應道:“我家先生已經泡好了茶,蕭公子請!”
蕭銳讓李元芳、典韋在外等候,他隨書童進了茅舍,就看到一位外表俊美的男子正在那裡品茶。
男子而立之年上下,和郭嘉的年紀差不多,不過他的長相偏陰柔,故而用俊美形容。蕭銳記得前世看過《史記.留侯世家》,其上描述張良:“狀貌如婦人好女”,意思就是男生女相,長相女氣,所以蕭銳用俊美形容,還算恰當。
蕭銳打量張良時,張良立即放下茶盞起身,恭敬行禮:“草民張良,拜見太子殿下!太子殿下光臨寒舍有失遠迎,還望太子殿下恕罪!”
蕭銳上前托起張良,笑道:“久聞子房兄大名,這次冒昧打擾了。”
張良忙請蕭銳上座,然後為他斟茶,說道:“這是草民在後山種的茶樹,自己採摘自己炒制,味道欠佳了一些,還望殿下莫要介懷。”
“哦?是嗎?那本王倒要好好查查!”蕭銳舉杯一品,頓感口腔中充斥淡淡茶香,並略微帶著苦澀。
味道的確不如御茶,但是蕭銳卻笑道:“茶的味道好不好,看和誰一同品了。今日這茶香,遠勝宮中御茶。”
堂堂太子拍張良的馬屁,張良也受寵若驚啊。
他雖然有智慧和才能,但畢竟是寒門出身,又無功名,此次全憑一身傲骨不接太子召見,一是試探,二是心灰意冷。
如果太子真的願意禮賢下士,他張良願意肝腦塗地,不然,那自己還是繼續隱居,逍遙物外吧。
讓他沒想到的是,太子殿下果然來了,而且還表現的如此重視和隨和,出乎他的意料。
士為知己者死!
這句話不是空穴來風,而是古人的操守!
張良起身,再次致歉:“殿下,小人不尊禮法,枉顧綱常,行為上肆意胡鬧,勞煩殿下奔勞至此,小人深感歉意,願意受殿下懲戒。”
蕭銳揮揮手,道:“子房,若是親自來此能讓你看到本王之心意,本王甘之若飴!莫說宣州,就是福州,數千裡之外,本王也不介意。能得子房這樣的大才,如左膀右臂,更是大夏之福也!”
張良被誇的都有些不好意思了,自己雖然優秀,但也沒有這麼優秀吧!
“殿下對小人如此看重,小人深感慚愧。”張良感動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