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銳返回宮中,恰好到了晌午。
陛下正在偏殿用膳,蕭銳一本正經走了進去,恭敬道:“父皇,兒臣回來了。”
“呦…皇兒的衣服換的不容易啊,這一去兩個時辰,朕還以為你跑出宮了呢。”夏皇明知故問。
蕭銳連忙回道:“父皇料事如神,兒臣的確出宮了,其實這一切都是海公公的錯!”
海大富已經習慣了,恭敬地站在那裡,任憑太子殿下無情的汙衊,他都不會反駁。
蕭銳解釋道:“海公公命人給兒臣做的常服尺寸不對,兒臣如此雄偉魁梧,怎麼可能穿那麼小的衣服?太不合身了,兒臣無奈只能返回曾經的鹹王府,把以前的衣服帶回宮,這才姍姍來遲,連午飯沒有顧得吃。”
夏皇指了指旁邊的位置,“坐下一同用膳。”
“謝父皇賞賜。”蕭銳連忙坐下來,拿起筷子大快朵頤,逛了一上午,還真餓了。
海大富上前殷勤問道:“殿下,要不要主食?”
蕭銳一瞪眼,喝道:“你竟然讓我吃豬食?”
海大富想死的心都有了,我他麼獻什麼殷勤,這下子好了,馬屁沒拍成,拍到馬蹄子上了。
一旁的夏皇正在吃米飯,突然感覺它不香了。
海大富賠笑道:“殿下殿下,奴婢說的是第三聲,主食!不是第一聲!”
“諒你也不敢,給我盛一碗。”蕭銳笑眯眯道。
飯後,蕭銳陪著夏皇休息了一會,兩人對弈一局,才返回養心殿進行辦公,這一次蕭銳躲不掉了,只能老老實實坐在那裡,望著桌子上堆積如山的奏章,彷彿回到了高考的光陰。
一連嘆了三聲,蕭銳才拿起第一本奏章。
是刑部侍郎宋慈遞上來的,水雲縣發生一起慘烈的命案,死了三條人命,案件已經被調查清楚,兇手已經被捉拿判處斬立決,並經過刑部確認,大理寺稽核,都察院監督,最後呈送內閣,內閣給出的票擬是同意斬立決,司禮監則是批紅准奏。
這樣的奏章根本沒啥意思,走個過場,蕭銳直接放在了一旁。
下一本。
是中軍都督府的僉事告病致仕,兵部舉薦杭州指揮使張浩調任。蕭銳並不驚訝,因為這是蕭銳讓郭子儀操辦的,自從端王蕭峰前往銀州,他的姨父兵部尚書霍星野就很老實,知道郭子儀是蕭銳的人,所以也不刁難,甚至有器重的意思。
這是霍星野的退讓,怕蕭銳針對他,畢竟兵部尚書在這個位置太關鍵,尤其是現在戰爭時期。他得儲存實力,為蕭峰服務。
三品官員的任命須有陛下親自決策,而奏章中陛下的意見是贊同。
蕭銳巡視杭州時,張浩便表達出了投靠之意,如今自己做了太子,自然要給他點獎勵。
繼續下一本!
……
蕭銳就像檢查作業的學習委員,開始苦中作樂。
作為一國之君,掌管偌大的國家,所要處理的公務太多太多,雖然設立了內閣當輔助,能票擬,司禮監能批紅,但很多大事還得陛下親自過目,也許只是看幾眼,但是每一本看幾眼,時間就都浪費了。
對於一個勤政的皇帝而言,不是在批閱奏章的過程中,就是在路上,寵幸某個妃子時,猛然驚醒呼道:朕還有奏章沒有處理!
嗚呼哀哉。
忙碌時,時間都過得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