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寇來如影去如風,根本沒有任何的蹤跡可尋。
他們生性歹毒,搶了就跑,直是讓人絕望。
最可怕的是梅知府尋了一遍,泉州府上下竟然沒有抵抗之力。
唯一有戰鬥力的還是梅知府府衙中的衙役。
至於那些所謂的官兵都是一些老弱病殘,用來充充門面還行,指望他們剿滅倭寇那簡直就是痴人說夢,痴心妄想了。
梅知府是個老實人,但也知道會哭的孩子有奶吃。
所以他幾番上書向朝廷陳說泉州遭遇的倭患有多麼的嚴重,以期望可以引起朝廷的重視。
但他一連幾封奏疏遞上去卻似乎是石沉大海,這讓梅知府困惑不已。
怎麼著,難道說朝廷對倭寇肆虐不重視?
這當然不是,而是因為朝廷幾乎同時接到了沿海各州府送來的奏報。
大明海岸線何其遼闊,奏疏像雪片一樣飛到了京師,內閣忙的雞飛狗跳,皇帝陛下也累的焦頭爛額。
不過好在朝廷任命的人選最終定下來了。
鄭經!當梅知府得知這個訊息後,直是興奮的手舞足蹈。
鄭經是誰?那是國姓爺鄭成功的嫡親世子。
在閩地還有誰不知道鄭成功的?
那簡直是百姓們的再生父母啊。
當時清軍南下,幾乎所有閩地官兵都投降了,唯獨鄭成功不信邪,單是拉出一支軍隊抗清,最終保留下來希望,成功的逆境翻盤。
閩地百姓是把鄭成功當神看待的。
如今鄭經來了,別的不說至少給百姓們帶來了希望。
所以得知世子爺召見後,梅知府立即前去拜見。
“下官泉州知府梅單春拜見世子殿下。”
鄭經擺了擺手,示意梅單春不必多禮。
“梅知府坐吧,本世子今日找你來,是想要了解一下泉州一代的倭患究竟是什麼情況。”
“謝世子殿下。”
梅知府行禮後遂小心翼翼的移到下首在椅子上坐定。
他坐的十分小心,可謂是慎之又慎,僅僅坐了小半邊屁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