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劉興明也覺得袁宗第說的有道理,畢竟這場大戰不論是對準噶爾還是大明都是十分關鍵的。
所以雙方都會慎之又慎。
理所當然的,作為攻城的一方,準噶爾軍隊會更加謹慎一些。
所以僧格在大軍抵達烏爾城外後並沒有立下下令攻城也是可以理解的。
只是一連幾天準噶爾軍隊都沒有什麼實質性的舉動,只是在那裡叫陣叫罵,這就有些讓人不能理解了。
再怎麼說打仗也是靠一口氣,一直不敢打算怎麼一回事,難道說僧格不知道士氣的重要性嗎?
劉興明把他的想法第一時間給袁宗第說了,袁宗第仔細一想也覺得這件事不太正常。
一般而言,事出反常必有妖。
看來準噶爾人是準備使陰狠的了。
但是敵在暗,我在明。
袁宗第一時又想不出太好的辦法針對,直是有些傷腦筋。
“袁世伯,要不這樣吧,我們派出斥候偵查,尋找準噶爾蠻子的蛛絲馬跡。”
“嗯,為今之計也只能這樣了。不過斥候派出的人數不能太多,不然肯定會引起準噶爾蠻子的注意。還有一點也很重要,絕對不能開啟城門,只能趁著夜色把斥候們放進竹籃,然後順著城牆縋下城去。”
袁宗第說的很認真,劉興明自然也是聽到了耳裡。
非常時刻謹慎起見沒有任何的問題,他十分贊同袁宗第的意見。
“侄兒也是這樣想的,若是世伯放心的話,這件事就交給侄兒去辦好了。侄兒一定不會讓世伯失望的。”
劉興明毫不猶豫的說道。
“嗯,那就辛苦你了,一定要小心,決不能再讓準噶爾蠻子有可乘之機了。”
...
...
僧格的分兵策略其實是早就制定好的,只不過一直瞞著巴圖姆爾等人。
這倒不是僧格不信任巴圖姆爾,是因為直到做那場夢前他都沒有最後下定決心。
也就是說分兵只是一個備選方案,最終決定這麼做還是因為那場夢。
僧格並不想真刀真槍的和李定國統率的明軍硬剛。
道理嘛其實也很簡單。
畢竟李定國是戰神,而僧格此前也是見識過李定國的戰鬥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