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真冷啊。”
瀋陽皇宮裡,孝莊反覆搓著手掌,愁眉緊鎖的盯著不遠處的火盆。
有道是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她好歹也是當年太宗皇帝的枕邊人,瀋陽也是沒少待的。
怎麼去了關內十幾年,再回來就適應不了了呢?
還是說她的年紀大了,受不得寒了?
雖然並未飄雪,但冷風不停的往大殿裡灌,讓人感受到一股鑽心的寒冷。
“來人啊,再給火盆裡加點炭把火燒的旺一些。”
老實講剛剛回到瀋陽的時候孝莊確實哪兒哪兒都不適應。
和巍峨的京師紫禁城相比,瀋陽的紫禁城就像是一個微縮版。
加上許久沒有人住了,大殿已經是殘破不堪,哪怕是經過清掃修繕還是讓人覺得很膈應。
但能怎麼辦呢?就是瀋陽紫禁城再差不還得住嗎?
要怪啊只能怪八旗軍不爭氣,若是有當年太宗時期一半的戰鬥力,也不至於被明軍趕出了關啊。
出關之後孝莊感慨萬千,也在第一時間開始整飭兵備。
八旗軍是她整飭的重點,在她看來便是綠營兵再差那都無妨,畢竟綠營兵是用來做炮灰的。
但是八旗軍一定要能夠頂的起來。八旗軍那可是清軍絕對的精銳,是殺手鐧啊。
若是八旗軍都頂不起來,還指望誰能擊潰明軍呢?
在關內的時候孝莊還可以安慰自己,有出關這一條退路。
如今這條退路已經沒了。明軍若是真的打過來,他們除了拼死抵擋已經沒有其他選擇了。
難不成一路跑到寧古塔去嗎?
漢人有一句話講得好啊,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孝莊希望這次能夠喚醒八旗子弟,讓他們知恥而後勇。
如今的形勢雖然對大清不利,但比起十幾年前太祖太宗時期,好到不知道哪裡去了。
如果這種情況下清軍仍然無法戰勝明軍,無法守住遼東那就實在有些說不過去了。
遼東女真其實分為很多種,建州女真只是一小部分。
孝莊的意思是把其餘各部女真全部吸收進來,充實軍隊的戰鬥力。
兵不在多而在精。眼下大清要想和明軍比拼兵力是不現實的,唯有在戰鬥力上下功夫。
只要清軍的戰鬥力能夠提升起來,將來跟明軍正面對決也是不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