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承疇肺都要氣炸了。
這個胡全才真是誤事啊。
他當初也不知道是看重了胡全才哪一點,竟然親自向順治皇帝舉薦,現在想想真是後悔不已。
不過事已至此,後悔並不解決任何問題,洪承疇總不可能現在把胡全才罷免了吧?
而且他也沒有這個權利。
“老洪啊,看樣子明賊完全靠的是犀利的火器啊,我還以為什麼呢。”
鰲拜這下有的說了。
“我當初率部攻打襄陽,和明賊那是鏖戰數日啊。當時我還納悶呢,明賊以往那可是一觸即潰的,怎麼突然之間變得這麼強了?這不正常啊。經胡總督這麼一說我算是明白了。”
鰲拜陰陽怪氣的說了一通,意思自然是沒能拿下襄陽等城池不是他鰲拜的問題,而是明軍的火器威力太大。
換做是誰也不可能佔據太大的優勢。
“那盧桂生可有說明這些火器是如何來的?”
洪承疇既然知道了就要刨根問底,這是他的性格,絕不可能稀裡糊塗的就過去了。
“總督大人,盧桂生只說永曆的這些火器都是從泰西買來的,下官覺得應該和佛郎機人有關係。”
“佛郎機人?”
洪承疇思忖了片刻道:“看來得和廣東那邊招呼一聲了,壕境的事情我們雖然不太願意管,但也別弄得太過分啊。”
“洪經略英明。”
胡全才連忙送上一記馬屁。
“罷了,這件事暫且記下。眼下當務之急是如何攻破明軍的陣型。”
洪承疇還是很務實的,他深知這件事繼續追究下去沒有任何的意義,必須儘快的攻破明軍的防線擒獲永曆,才能將這場戰爭結束。
胡全才心中算是鬆了一口氣。
洪承疇真要是繼續問下去,他真不知道該如何解釋了。
“洪經略,下官覺得不如派大軍壓上吧,光是下官那點家底有些不夠看啊。若是大軍直接壓上,明賊便是有再多的火器也不夠看的。”
胡全才給出了一個很平庸的建議。
但洪承疇覺得這個建議未必不可行。
歸根到底是因為清軍的人數遠遠多於明軍,足足是明軍的兩倍。
有這麼大的人數優勢不利用而是一個個上,豈不是給明軍各個擊破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