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范文程的質問,寧完我不疾不徐的說道:“憲鬥啊憲鬥,你是真不明白還是在這裡裝糊塗啊。如今東南的局勢還不明朗嗎?鄭賊、張賊擁兵十數萬,水師戰船無數。除了朗廷佐和施琅有誰能治得了這二賊?現在把朗廷佐革職問罪容易,不過是陛下下一道旨意的事情。可你有沒有想過罷免了朗廷佐由誰來接替?”
崇禎末年兵禍不斷,人才斷檔嚴重。
現在清廷所用官員不少都已經年逾五十,都是崇禎朝的舊臣。
在其中想找出一兩個能力出眾的可太難了。
像洪承疇這樣的更是可遇不可求。
換言之,若清廷中都是洪承疇這樣的幹臣早就蕩平殘明一統天下了。
但現實是清廷必須得勒緊褲腰帶過日子。
不僅是在財政方面,更是在人才任用方面。
矮子裡拔將軍,朗廷佐已經是不錯的存在,再要換人真不知該換誰了。
胡全才也是同理,此人乃是洪承疇的心腹,各方面能力都不算差。
清軍守不住武昌不是胡全才一個人的問題。現在貿然甩鍋不會起到任何正面的作用,反而會鬧得人心惶惶。
滿清以外族御中華,僅僅靠本族的幾十萬人是萬萬不可能的。
必須依靠這些能力不俗的漢人。
以漢制漢,這是一開始就定下來的國策,范文程怎麼就忘了呢。
范文程聽罷卻是搖了搖頭道:“道理是那麼個道理,可總有人要對城池失陷負責吧?如果朝廷總是這樣雷聲大,雨點小,高高舉起輕輕放下,那麼以後誰還會死守城池?遇到明賊來攻乾脆率部跑路。反正朝廷最多就是責斥幾句,不會真的把他們怎麼樣。”
總體來說范文程的手段比寧完我狠辣許多,許多事情他認為可以鐵腕一些,沒必要這麼慫。
寧完我見范文程如此固執,無奈的搖了搖頭:“憲鬥啊,這麼說吧。假如你是地主是會選擇明還是清?”
范文程聽的一愣,隨口道:“這自然要看誰給我的好處更多。”
“然也!”
寧完我點了點頭道:“地主是如此,官員們又何嘗不是。你難道非要把他們都逼到明賊那邊去嗎?”
寧完我說的這些范文程倒真是沒有想過。
在他看來,大清一統天下之勢已定。
不管是鄭成功還是李定國不過是幾隻微不足道的蚍蜉罷了。
蚍蜉撼大樹?可笑可笑。
“這些官員難道是得了失心瘋,竟然會投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