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小時過去了,應急救援部門的車輛和人員緊趕慢趕,終於來到了事發現場。
隨即。
朱長山跟張譯川開始規劃著救援方案。
望著從市局檔案局拿過來的祁連山地質勘探地圖,上面只是粗略地估計了礦藏、暗河地大致區域,並沒有詳細標點。
因為以人類目前的技術,還無法完全透視地下的情況,否則墓穴和油田就不會那麼難找到了。
但是,用探地成像儀,探測一下地表幾米以內的大致結構,還是不成問題的。
“從剛才趙隊講述的情況,爆炸點主要集中在洞口,也就是事故發生地的北側,這裡的地質結構受衝擊波影響最深,結構最不穩定,我建議從南側採用鑽孔救援。”
張譯川對照地圖和現場情況,先公佈了一個簡單的地上營救方案。
因為戈壁的沉積岩質地疏鬆,直接用工程機械挖掘,很容易挖到半路,造成二次塌方,把人活埋,鑽孔營救,顯然是最穩妥的方案。
“至於水下救援,可以讓水警支隊的同事,帶著氧氣瓶和定位裝置,從之前發現的水溝處潛入,尋找河道進行搜救。”
“好,一切按你說的辦!”
確認營救方案沒問題後,朱長山便開始放手讓手下去做。
趙隊這時候找上來,請求道:“朱隊,讓我也跟水鬼一起下暗河搜救吧,我曾經在雲滇武警總隊受過水下作業訓練。”
“朱隊,我也想幫忙!”
“我也是。”
楊武、葉振東以及幾個特警、武警也圍了上來。
身為幾人的頂頭上司,朱長山當然知道這幾人的“臭脾氣”,也知道他們救人心切,於是揮手道:“行,趙立軍去河道,你們幾個,去幫地質局勘探現場情況!”
“是!”
於是。
救援行動開始有條不紊的展開。
隨著地質勘查局將事故現場的地下結構掃描出來,工程部門則安排工程鑽孔車開到事故地點附近,進行鑽孔。
救援鑽孔其實與蓋樓打地基的鑽孔差不多,同樣都是鑽一段兒行程,用鋼筋架子進行加固,防止塌孔。
只要孔鑽對了,救援人員就能順著孔道下去,將被困人員拖上來。
地下暗河。
王奎渾身打顫的動作也逐漸變小,證明他身體的自我保護機制,也在被低溫不斷破壞,主要是無法離開河道,身體一直都是溼的,這點太致命了。
就在他眼皮開始發沉打架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