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奎以身試法,帶上了漁具手套,開始沿著腹部進行解剖。
因為之前觀眾們也見識過織田永真處理獵物的手法,很漂亮,但跟老奎相比,後者的動作更加行雲流水,誇張一些來論,就像《庖丁解牛》一樣,刀尖每過之處,皮、肉、筋、膜,應刃而開,絲毫沒有切到骨頭而剁刀的暴力拆解。
這不光需要對獵物的生理解剖知識瞭解透徹,手上的手法也必須達致純熟。
一頭一米多長的野豬,很快就被王奎扒掉豬皮,肉、骨、內臟分離。
織田永真在一邊迅速將這些東西打包,裝在了帶來的揹包裡。
五分鐘後。
地面上除了一堆骨頭以及一灘鮮血,其餘什麼都沒有。
“走吧,這裡野獸眾多,一會兒興許就會有聞著血腥味兒追來的!”
事情解決,王奎拎起另一袋野豬肉,一招手,帶著織田永真迅速離開,而這時候,太陽才剛剛完全生氣,林子裡一片金黃,生機勃勃。
不得不說,頂尖獵人聯手,獵殺效率高得一批。
從來到走,整個過程不過一個小時的功夫。
尤其是近距離接觸野豬那一幕,精彩至極,同時也非常驚險刺激,難怪在現代裝備這麼發達的情況下,仍舊有許多人追求不帶裝備,純手工原始狩獵,這種征服感,的確不是開槍打一發子彈所能體會的。
回到岸邊。
織田永真重新啟動引擎,而王奎則是掏出手機,調出衛星地圖,開始尋找合適的釣點。
他們現在的位置相對昨天沒怎麼變動,仍舊是密西西比河下游前三分之一處。
王奎將地圖縮小,指著下一個三分之一位置,“去這兒!目標距離112公里,密西西比河衝擊三角洲!”
織田永真看了一眼地圖,心中有數後,旋即推動油門竿,釣魚艇便開始不斷加速,向下遊衝去。
與眾多外流河一樣。
密西西比河每年的平均輸沙量達到4.95億噸,隨著不斷向下遊走,青黑色的河水開始慢慢變黃,長期的泥沙堆積,久而久之,就在河口處堆成了面積達2.6萬平方千米的巨大鳥足狀三角洲,並且以平均每年96米的速度不斷向墨西哥延伸。
大約一個多小時後。
河流的兩岸開始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沼澤、湖泊、小島和溼地,周圍好似再也沒有什麼遮擋,一望無際。
密西西比河三角洲,到達了!
王奎在遠處聽到螺旋槳的聲音,抬起頭,湛藍的天空上,有一架白色直升機懸停在上方,應該是探索頻道節目組的拍攝機,有直升機在,就證明附近肯定有選手。
但他沒想到的是。
這片三角洲處,不但有選手,而且還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