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況,那晚楊麗華也提起過,陳昭在為戍邊軍籌集軍糧,是難得的信義之人。
陳昭登門的時候,伍先生特意推了一個酒宴,等在家裡,親自在書房接待了陳昭。
陳昭能說會道,又文武都有涉獵,見識特別廣博,無論伍先生說到哪裡,即便是草原王庭,他都對答如流。
最重要的是他腰背筆直,眼神清明,氣度極好,完全沒有市井商賈的小氣算計模樣。
伍先生幾乎要把他引為知己,吩咐灶間送酒席,一定要為這個一見如故的新友接風洗塵。
就是宋輝幾個弟子也被喊來,想要他們跟著多聽聽,長長見識。
楊麗華只同陳昭說了幾句話,陳昭就被伍先生請走了。原本楊麗華還以為陳昭很快就會被送到花廳,她惦記問問家裡那邊有沒有訊息呢。
沒想到,陳昭沒回來不說,邰永寧幾個都被引過去了,就是珠珠和伍小公子也跑去湊熱鬧了。
楊麗華倒是高興,同伍夫人一起吃飯做針線,倒也不難打發空閒。
這一頓接風酒,足足喝了半宿,第二日早起陳昭才揉著腦袋同伍先生說起正事。
“先生,聽說您的家族就是本地的?我手裡有一批舊物首飾,打算換成金銀或者糧食,送往邊關,支援戍邊軍抗擊羅剎鬼子。
“不知先生有沒有這方面的親朋,能幫我牽個線兒,否則我多費口舌事小,耽擱了時日,影響邊關戰事就不好了。”
“當然有,”伍先生一口就應了下來,“保家衛國,本是大魏人人應當之事。只不過我這個一輩子讀書之人,就是去了邊關也是無用。幸好如今能幫上這點兒小忙,我自然要鼎力相助。”
說罷,他就喊了伍銀,去請了族裡自小就親近的堂兄。
這個堂兄就管著族裡的銀樓,親自驗看了陳昭帶來的東西之後,就給了一個合理的價格,聽說陳昭要糧食,他也沒多問,又出面找熟悉的糧商換了一半的糧食。
陳昭感激之極,在酒樓設宴感謝伍先生和堂兄,高高興興又喝了一頓。
男人的友情多半時候都在酒桌兒上建立的,於是,酒後陳昭又收穫了一個朋友!
而陳瑞陽這個大哥哥,帶著珠珠和伍小公子玩耍了一日之後,也成了伍小公子最喜歡的哥哥。
他是獨生子,師兄們平日被爹爹抓著苦讀,只剩了他一個很是孤單啊。
如今有陳瑞陽帶著他和珠珠,一會兒玩捕快抓小偷,一會兒又是將軍騎馬殺敵,就是累了翻個紅繩,都能把紅繩遍出花兒來!
他恨不得這個哥哥是親哥哥才好!
可惜,相聚的時日太短了。
陳昭和陳瑞陽住了三日,就要帶著楊麗華和珠珠回去順德府了。
伍先生捨不得,同陳昭約好只要來懷仁就一定到家裡。
伍夫人也牽著楊麗華的手,苦留她再住幾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