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村出四十個人手,劉家村三十個,加一起七十。
這般,連同邰家村的三十多爺們兒,就湊了一百多號人,同時給三家開工造冰燈都支應得過來。
第二日一早,邰老爺子就帶著兩村的人手浩浩蕩蕩趕赴縣城了。邰繼祖和邰繼宗兄弟分了兩組,一組帶著採冰和運輸,一組去客戶家裡雕刻冰燈。
採冰辛苦,若是一個不小心掉進江水裡,還容易生病。但勝在省心!
雕冰燈活計輕鬆一些,但需要有個好手藝,而且為了避嫌,在客人家裡不能隨意走動,甚至進出都低著頭,絕對不能亂看,不能驚擾了人家的女眷。
總之,各有利弊,但眾人都十分珍惜這個賺錢的機會,也珍惜人家的信任。
當然,這些落在各家眼裡,也更放心了!
邰家的口碑在伍家舉辦完賞燈宴之後,又來了個小爆發。實在是伍家的花園被冰燈妝點的太漂亮了!
經過一年的琢磨,邰繼宗和他的師兄弟、好友們琢磨出了更多的冰燈式樣。
除了去年比較出彩的兔子燈、蓮花燈,今年又新增了娃娃抱鯉魚,仙翁獻壽桃,嫦娥奔月……
總之,眾人能想到什麼,冰雕就有什麼。
伍先生是舉人出身,他出面邀請,幾乎整個縣城的讀書人都來了。面對滿園的燈火輝煌,這個寫詩,那個做賦,可是熱鬧壞了。
時隔不到一年,冰雕冰燈再次一炮而紅。
各家管事恨不得一日跑一趟閔家點心鋪子,各種套交情,只想讓自家的冰雕早點兒開工!
閔管事這麼多年在外走動,自然學的是八面玲瓏,應付起來遊刃有餘。但私下見到邰家眾人也是拼命催工期,恨不得一夜之間把所有人家的冰燈都雕好!
各個茶樓飯館裡的閒人們,也是沒少議論。
偶爾有過來收皮毛和藥材的客商,聽得多了,見得也多了,趕回南邊州府的時候,就打起了這生意的主意。
可惜,冰燈看似不起眼,限制卻極多。首當其衝的就是……別處都不夠冷啊!
就是千里之外的京都,貴人們冬日出門同樣穿貂裘,其實冰雪都是站不住多久的。
於是,自詡聰明的行商們很快放棄了這個想法。
但京都繁華,有錢有閒之人總能想出很多打發日子的熱鬧,倒也不差冰燈這一樣。
就說這幾日吧,有個花樓裡新捧出個花魁,名叫悅心姑娘,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特別是一把好嗓子,唱的小曲號稱餘音繞樑三日不止。
不知道多少王公貴族和紈絝公子們,流連花樓,只為了見佳人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