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令老爺原本就對徵徭役不滿,如今聽說邰家來討人情,他自然不會為難。
不說邰家同伍家和閔家交好,就說從一開始邰家給縣衙製冰燈到如今,也是事事擁護和敬重,他無論如何也要網開一面。
若不是還有許多鄉紳來尋人情,需要他出面,他倒是想見見邰老爺子。
就像自家夫人所說,這邰家隱約總有種走鴻運的感覺。
大半年功夫就從滿腿泥巴改換門楣成了鄉紳之家,甚至以後都可能再換成書香門第。
這樣的人家,多交好總是沒錯的,也許某日他也跟著雞犬升天了!
前邊衙門裡,邰老爺子和閔管事沒等一會兒,那差官就出來了,滿臉是笑的說道,“邰老爺子,大喜啊!我們縣令老爺也是聽說過你們村之事,方才我多求了求,老爺就發話了。你們村子可以不出徭役,罰銀也按照原價,不必雙倍。當然這事不可張揚,小心惹得旁人抗議,我們大人就不好服眾了。”
“當然,當然!”邰老爺子歡喜,趕緊應道,“請大人放心,我回去之後一定會好好囑咐族人。今日多虧兄弟幫忙斡旋,以後有機會兄弟一定到村裡,我們好好喝一杯。”
“好啊,多謝老爺子!”差官的銀子拿的順利,也是心情大好。
又說了幾句閒話兒,邰老爺子就同閔管事告辭了。
邰家村裡,邰三爺和一眾老弱婦孺已經急的頭頂冒煙了,齊齊守在村口不肯回去。
劉村長和張村長、三岔河村長几個也是沒主意,想想徵徭役就焦心,一大早就跑過來討主意。
他們聽說老爺子進城去打聽訊息,就厚著臉皮留下來,想著聽個確切的底細。
好不容易盼回邰老爺子,不等邰三爺上前,他們已經圍了上去。
“老哥,怎麼樣?縣衙怎麼說,這徭役是非徵不可嗎?”
“是啊,兩丁抽一,實在太狠了!”
“有沒有人去縣衙鬧事,縣老爺改沒改主意?”
邰老爺子招呼著三人,不著痕跡給邰三爺使個眼色,這才同眾人坐在樹下,說道,“我去了一趟縣衙,找人仔細問了問。這徭役是下了官文的,不是咱們縣城有活計,是要修葺那座行宮和官路。所以,縣令老爺也沒辦法,必須要徵徭役,躲不掉。”
三個村長臉色都不好,修葺行宮還好,但修路可是重體力活兒,誰攤上誰倒黴。
劉村長掃了一眼周圍的邰家老弱婦孺,試探問道,“老哥,你們村的老少爺們兒不在,是不是就不用徵徭役了?”
“當然不是了,”邰老爺子嘆氣,眉頭死死皺著,應道,“我問過了,以往不去服徭役,一人要一兩銀子,如今是二兩。但像我們村子這樣,還需要額外打點,全都算下來真是……”
他沒把話說完,但劉村長等人都聽明白了,心裡也稍微平衡了。
原本以為邰家村走了大運,居然在徵徭役之前,村裡青壯都出了遠門,躲過一劫。
但如今聽聽這一個人就要二三兩的罰銀,好似又不算多幸運了……